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

植物秸秆中的纤维素可被某些微生物分解,回答下列问题:

1)分解秸秆中纤维素的微生物能分泌纤维素酶,该酶是由3种组分组成的复合酶,其中葡萄糖苷酶可将          分解成          

2)在含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CR)时,CR可与纤维素形成       色复合物。用含有CR的该种培养基培养纤维素分解菌时,培养基上会出现以该菌的菌落为中心的     

3)为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分离获得纤维素分解菌的单菌落,某同学设计了甲、乙两种培养(成分见下表):


 

酵母膏
 

无机盐
 

淀粉
 

纤维素粉
 

琼脂
 

CR溶液
 


 

培养基甲
 

+
 

+
 

+
 

+
 

-
 

+
 

+
 

培养基乙
 

+
 

+
 

+
 

-
 

+
 

+
 

+
 

 

 

据表判断,培养基甲      (填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培养基乙        (填不能)用于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1)纤维二糖 葡萄糖(2)红 透明圈 (3)不能 液体培养基不能用于分离单菌落 不能 培养基中没有纤维素,不会形成CR-纤维素红色复合物,即使出现单菌落也不能确定其为纤维素分解菌 【解析】 本题以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为背景,考查了相关酶的作用、纤维素的鉴定和微生物的分离。(1)葡萄糖苷酶可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2)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红色复合物无法形成,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可以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3)维素分解菌分离和鉴别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而培养基甲中没有琼脂,是液体培养基,要分离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 需要以纤维素为主要碳源的培养基, 培养基乙不具有选择的作用。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菌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回答下列问题:

(1)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______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进行梯度稀释的理由是______

(2)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有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3)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小分子蛋白质)均有抑菌作用,两者的提取及应用如图所示.

(1)柚皮易焦糊,宜采用______ 法提取柚皮精油,该过程得到的糊状液体可通过______ 除去其中的固体杂质.

(2)筛选乳酸菌A时可选用平板划线法或______接种.对新配制的培养基灭菌时所用的设备是______ .实验前需对超净工作台进行______ 处理,对实验者的双手进行_______处理。

(3)培养基中的尿素可为乳酸菌A生长提供______

(4)抑菌实验时,在长满致病菌的平板上,会出现以抑菌物质为中心的透明圈.可通过测定透明圈的______ 来比较柚皮精油和乳酸菌素的抑菌效果.

 

查看答案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的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39、38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______

(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________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示意图A和B中,_________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

(4)该小组将得到的菌株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并混匀,一部分进行静置培养,另一部分进行振荡培养。结果发现:振荡培养的细菌比静置培养的细菌生长速度快。分析其原因是:振荡培养能提高培养液中__________的含量,同时可以使菌体与培养液充分接触,提高__________的利用率。

 

查看答案

某研究人员模拟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S型菌的DNADNA加入R型菌注射入小鼠

②R型菌的DNADNA加入S型菌注射入小鼠

③R型菌+DNA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S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④S型菌+DNA高温加热后冷却加入R型菌的DNA→注射入小鼠

以上4个实验中小鼠存活的情况依次是(   )

A. 存活、存活、存活、死亡    B. 存活、死亡、存活、死亡

C. 死亡、死亡、存活、存活    D. 存活、死亡、存活、存活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受精作用指精子和卵细胞的相互融合

B. 受精时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内,而尾留在细胞外

C. 受精卵中的核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一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