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①因争夺生存资源(竞争)而消耗;②避免...

下图表示某种群的同化量在三个主要生命活动[①因争夺生存资源(竞争)而消耗;②避免捕食者的捕食所需③繁育后代]分配比例的四种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最可能出现在群落演替早期的是情况甲,该种群的种群密度呈增大趋势

B. 种群用于繁殖的能量量比例就越小,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一定越激烈

C. 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以热能形式散失,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流入下一个营养级,流向分解者

D. 通过引入天敌防治农田鼠害,使鼠的能量分配向情况丁转变,从而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

 

A 【解析】 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三者缺一不可;物质循环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动力,信息传递则决定着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方向和状态; 信息传递是双向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每一营养级能量的去路: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 演替早期,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充裕的,所以用于与其他物种争夺相同资源所消耗的能量和用于避免捕食者捕食所需的能量较少,用于产生下一代所消耗的能量较多,因此情况甲最可能代表演替早期的一般情形,一段时间内,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会变大,A正确;某种生物与其他生物的竞争、捕食过程越激烈,浪费的能量就越多,故其用于繁殖的能量分配相对就越小,B错误;种群的同化量有四个去向:①流向下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②自身呼吸消耗,③分解者分解利用,④未被利用,C错误;从上图分析,为防治农田鼠害,可考虑引入捕食关系的动物,使其能量分配向情况丙(高捕食影响)转变,而达到降低鼠的环境容纳量的结果,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种群与乙种群存在生殖隔离下图表示甲乙种群个体数量比随时间变化的坐标图。据图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

A. 甲、乙两种群的种间关系为捕食,其中乙为捕食者

B. 甲、乙两种群均为“J”型增长,增长不受本身密度制约

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t时刻两种群竞争程度最低

D. 0~t时间范围内,甲种群的出生率小于乙种群的出生率

 

查看答案

某小组调查一地区的植被物种组成,获得下图数据,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

A. 不需要随机取样

B. 调查丰富度最佳面积是S6

C. 不同的群落丰富度可能相同

D. 该方法适用于所有群落生物的调查

 

查看答案

下列哪项不是群落水平研究的问题 (   )

A. 西湖的鹳每年新增的个体数 B. 铜官山森林的范闱和边界

C. 常绿阔叶林中的优势种 D. 根瘤菌和豆科植物之间的关系

 

查看答案

某研究小组对一个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进行调査,获得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种鱼种群的年岭组成数据并整理如下表。研究表明,该种鱼在2+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6+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年龄

0+

1+

2+

3+

4+

5+

6+

7+

8+

9+

个体数

92

185

76

70

68

63

67

54

55

101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此类推。

A. 种群的年龄组成是指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

B. 由表中数据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是上升

C. 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密度(数量)未来变化趋势的重要依据

D. 在食物充足的条件下,湖泊中此鱼的种群数量可能呈“J”型增长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在锥形瓶中用不同方式培养酵母菌时的种群增长曲线。图中曲线⑤是对照组,其余曲线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及不换培养液但保持pH恒定,4种不同情况下酵母菌种群增长曲线。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①②③分别代表每3h、12h、24h换一次培养液的种群增长曲线

B. 在保持培养液的更换频率不变的情况下,曲线①将保持“J”型增长

C. 造成曲线⑤K值较小的原因可能是代谢产物的积累、pH变化、溶解氧不足等

D. 若用血细胞计数板统计细胞数量,不能直接从静置的培养瓶中取出培养原液进行计数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