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

甲图表示某高等雌性动物在细胞分裂时的图形,乙图表示某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及DNA相对量变化的曲线图。根据此曲线和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的A、B分别处于什么分裂什么时期?A:________,B:________

(2)乙图中8处发生的生理过程叫________

(3)乙图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______和8~11,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_____

(4)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则一个细胞在4~5时期染色体数目为_____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________(4或12)。

(6)时期6与11的共同点是________

(7)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________,形成的子细胞是________

 

有丝分裂后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受精作用 1~6 4~8 10 4 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3~4 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解析】 甲图中A细胞含同源染色体,着丝点已经分裂,属于有丝分裂后期图像,B细胞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乙图中根据斜线的有无判断染色体和DNA的数量变化,若无斜线代表染色体数量变化,先减半再加倍最终减半代表减数分裂,加倍后再恢复代表有丝分裂;有斜线代表DNA变化,连续2次直线下降代表减数分裂,1次直线下降代表有丝分裂。所以曲线A表示DNA数量变化,曲线B表示染色体数量变化。4之前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4~5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5~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6~7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8表示受精作用。8~13表示有丝分裂。8~9表示有丝分裂间期,9~10表示有丝分裂前期,10~11表示有丝分裂中期,11~1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12~13表示有丝分裂末期。 (1)分析甲图A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形成两条子染色体,分别移向细胞两极,细胞两极的每组染色体中均含有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的同源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向细胞两极,且细胞质分裂不均等,说明该细胞是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的初级卵母细胞。 (2)乙图中曲线A表示DNA数量变化,曲线B表示染色体数量变化,1~7过程染色体数目减半,说明进行了减数分裂,8过程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量,为受精作用。 (3)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有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根据分析可知,乙图中4之前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4~5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5~6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8~9表示有丝分裂间期,9~10表示有丝分裂前期,10~11表示有丝分裂中期,所以细胞内含有染色单体的区间是1~6和8~11。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分离,所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不含同源染色体,受精作用完成后细胞中又出现同源染色体,故不含同源染色体的区间是4~8。 (4)4~5时期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若该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0条,4~5时期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10条。 (5)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分离的结果是细胞中染色体数减半,图中4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12为有丝分裂形成子细胞的过程,故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4过程中。 (6)乙图中6和11均为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细胞中染色体数暂时加倍,染色体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向两极移动。 (7)甲图中B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根据分析可知,乙图中3~4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即甲图中B细胞对应乙图中的区间是3~4,根据甲图中B细胞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可知B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是第一极体和次级卵母细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家兔耳形有尖状、圆状和扇状三种类型,该性状与性别无关(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Bb表示,以此类推)。为探明耳形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做了相关杂交实验,并对子代耳形进行了调查与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一:扇状×扇状→F1全为扇状

实验二:圆状×圆状→F1中圆状︰扇状=31

实验三:尖状×扇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121

实验四:尖状×尖状→F1中尖状︰圆状︰扇状=961

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家兔的耳形受________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___________定律。

2)实验二中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让实验三F1中圆状耳不同基因型之间相互交配,F2中表现为尖状耳的有150只,那么表现为圆状耳的个体理论有__________________只。

4)实验四F1中基因型与亲本不同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种。

 

查看答案

果皮色泽是柑橘果实外观的主要性状之一。现有三株柑橘,其果皮颜色分别为:植株1黄色、植株2橙色、植株3红色。为探明柑橘果皮色泽的遗传特点,科研人员利用三株植物进行杂交实验,并对子代果皮颜色进行了调查测定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甲:植株1自交→黄色

实验乙:植株2自交→橙色:黄色=3:1

实验丙:植株1×植株3→红色:橙色:黄色=1:2:1

实验丁:植株2×植株3→红色:橙色:黄色=3:4:1

请分析并回答:

(1)根据实验可以判断出__________________色是隐性性状。

(2)若柑橘的果皮色泽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用A、a和B、b表示,以此推断,植株3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其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

(3)植株2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__,橙色柑橘还有哪些基因型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番茄中红果、黄果是一对相对性状,D控制显性性状,d控制隐性性状。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红果、黄果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做出这一判断是根据哪一过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P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F2中红果的遗传因子组成及比例是_______

(3)P的两个个体的杂交相当于________

(4)F1黄果植株自交后代表现型是________,遗传因子组成是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如果需要得到纯种的红果番茄,你将怎样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2自交得F3,F3中稳定遗传的红果的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果有15个初级卵母细胞,5个初级精母细胞,它们都正常发育并受精,最多能形成的受精卵数目是

A. 20 B. 15 C. 10 D. 5

 

查看答案

果蝇相对性状中红眼(E)对白眼(e)为显性,基因位于X染色体;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基因位于Ⅳ号染色体。缺失l条Ⅳ号常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2条Ⅳ号均缺失则致死。用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灰身红眼雄果蝇和黑身白眼雌果蝇杂交,则F1果蝇中(  )

A. Ⅳ号染色体数正常的果蝇占1/4 B. 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2/3

C. 红眼果蝇中灰身:黑身为2:1 D. 灰身红眼:黑身白眼果蝇为1: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