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

2015年2月3日,英国议会下院通过一项历史性法案,允许以医学手段培育“三亲婴儿”。三亲婴儿的培育过程可选用如下技术路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女性的自然周期产生的卵子太少,捐献者在取卵前通常需要注射____________激素,促使一次有更多的卵泡发育。

(2)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的原因是该时期的卵母细胞才具备________________

(3)三亲婴儿的培育技术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病基因传递给后代,而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三亲婴儿的染色体______(填比例)来自母亲提供的细胞核。

(3)试管婴儿与正常婴儿受精场所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是____

 

促性腺 (与精子)受精的能力 能 不能 1/2 体外 输卵管 前者在胚胎移入母体子宫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解析】 据图分析,“三亲婴儿”是由重组细胞与父亲的精子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的,而重组细胞是由捐献者的去核卵母细胞与母亲的卵细胞核经过核移植形成的,因此该婴儿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来自于母亲和父亲,而细胞质基因来自于捐献者。 (1)对捐献者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以使其超数排卵。 (2)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卵母细胞才具有与精子的受精的能力,因此重组细胞需培养到MⅡ中期。 (3)根据图示可知,卵母细胞(重组细胞)的细胞质来自于捐献者,可避免母亲的线粒体遗传基因传递给后代;但是三亲婴儿的染色体1/2来自母亲和1/2来自父亲,因此不能避免母亲的红绿色盲基因传递给后代。 (4)试管婴儿受精的场所是体外,而正常婴儿受精场所是输卵管;设计试管婴儿与试管婴儿的主要区别是前者在胚胎移入母体子宫前需进行遗传学诊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造生物的性状,在许多领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下图是利用奶牛乳汁生产人类血清白蛋白的图解,请据图分析回答:

⑴图中①一般经________处理可以得到③,在①→③的培养过程中,需向培养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O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囊胚时期的_________将发育成幼体的各种组织。

⑶在基因工程中,②表示_________________;②可用“DNA探针”进行筛选或检测,这里的“DNA探针”是指_______________;如果②的数量太少,常用_________技术来扩增。

⑷图中应用到的胚胎工程领域的生物技术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光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持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 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 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          (生态系统、菌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          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所固定的     

3) 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整体性、协调与平衡、      和        等原理

4) 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          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查看答案

图甲是青蛙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突触放大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B. 刺激D处,肌肉和F内的线粒体活动均明显增强

C. 兴奋从E到F,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 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

 

查看答案

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下图1表示该部位神经细胞的细胞膜结构示意图,图2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a点时,K从细胞膜②侧到①侧移动

B. 静息电位的形成可能与膜上的Ⅱ有关

C. b→c过程中,大量Na从细胞膜①侧到②侧

D. b点时,细胞膜①侧电位比②侧高

 

查看答案

下表表示某地甲、乙两个种群数量变化关系。据表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年份

甲种群数量/乙种群数量

1.3

1.35

1.1

0.95

0.65

0.33

0

 

 

A. 甲乙两种群均为S型增长,增长速率均受本身密度制约

B. 甲乙两种群为捕食关系,其中乙为捕食者,甲为被捕食者

C. 甲乙两种群为竞争关系,第四年开始乙种群占优势,且甲种群逐步被淘汰

D. 甲乙两种群可分别代表草原中的兔子和牛,二者是此消彼长的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