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止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

利用鸭的杂食特性,鸭稻共作生态系统对防止水稻害虫有明显效果,科研人员就不同处理的稻田中水体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及部分动物数量比例的研究数据如图:

(1)螺的活动范围小,获得实验数据可通过样方取样,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

(2)分析数据可知,由于鸭稻共作,原本在群落中优势明显的_____地位下降,而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能显著降低稻田底栖动物的_____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圆田螺属于_____,它和凸旋螺之间构成_____关系,水稻种群中碳的输出除水稻呼吸途径外,还有_____(答出一条即可)。

(4)科研人员还发现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_____

(5)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均将会经历_____演替。

 

随机取样 多足摇蚊 物种丰富度 消费者 竞争 流向下一营养级 鸭的活动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疏松了土壤等 次生 【解析】 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样方法、标志重捕法。 土壤小动物丰富度的调查方法:取样器取样法。 生态系统的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1)螺的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较弱,故获得实验数据可通过样方取样,选取样方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2)据图中数据可知,由于鸭稻共作,多足摇蚊数量减少,而尾腮蚓数量增多,故多足摇蚊在群落中优势地位下降,尾腮蚓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稻鸭共作后,稻田底栖动物的物种丰富度显著降低。 (3)稻田生态系统中的圆田螺属于消费者,它和凸旋螺食性相同,它们之间构成竞争关系,水稻种群中碳的输出除水稻呼吸途径外,还有流向下一营养级或分解者。 (4)科研人员还发现稻鸭区水稻的根系明显比常规区的发达,原因是鸭的活动增加了水体的溶氧量、疏松了土壤等,能促进根的生长。 (5)实验结束后若停止人工管理,两种稻田经历的演替属于次生演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研究生长素(IAA)和乙烯对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影响,选用番茄幼苗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l:将去掉尖端的番茄幼苗作如图l所示实验处理,一段时间后观察幼苗生长情况。

实验2:将生长两周的番茄幼苗叶片分别进行AB两种处理(A处理: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处理;

B处理:在不同浓度的IAA溶液中再分别加入适宜浓度的乙烯处理),3h后测定细胞膜的透性,结果如图所示。

(1)在番茄幼苗中,生长素可由_____ (一种氨基酸)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在幼嫩组织如茎尖或芽尖,生长素的运输是_____ (填“极性”或“非极性”)运输。

(2)实验l中,幼苗将_____ (填“向光弯曲”、“直立”或“不”)生长,对出现这一生长现象的解释是_____

(3)实验2结果表明,在无外源物质以及生长素浓度_____时,IAA对细胞膜透性的影响不显著。B组加乙烯处理后,随IAA浓度的升高,番茄叶片细胞膜透性显著增加,与A组高浓度处理变化趋势具有平行关系,请对这一实验现象提出合理假说:当IAA浓度增高到一定值后,_____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对某种癌细胞一一NB4细胞的代谢特点进行了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

 

不加入抑制剂

加入一定浓度的抑制剂

细胞增殖抑制率

0

0.81

 

(1)将无氧呼吸抑制剂加入NB4细胞培养液中,结果如下。

①癌细胞的主要特征有_____(任答两点)。

②据结果可推测,NB4细胞以_____(呼吸方式)为主。

(2)miR﹣122是一种抑制呼吸酶P基因翻译过程的RNA.利用miR﹣122合成抑制剂处理NB4细胞抑制其合成miR﹣122,测定细胞的增殖活性,结果如图。

结果显示,细胞中miR﹣122含量越少,细胞增殖活性。根据此结果推测,与正常细胞相比,NB4细胞中miR﹣122合成量_____(低/高),导致呼吸酶P基因表达程度_____(低/高)。

 

查看答案

玉米的某一性状有野生型和突变型,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杂合子中有87.5%的个体表现为突变型。某一个玉米群体自交,F1中出现两种表现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F1的基因频率与亲本相比不会发生改变

B. 亲本可均为突变型

C. F1中的杂合子自交后代突变型:野生型=11:5

D. F1自由交配产生的F2中,突变型与野生型的比例不会发生改变

 

查看答案

下列有关植物体内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其合成的前体物质为色氨酸

B. 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这是其生理作用两重性的表现

C. 光照能影响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分布,但不能影响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

D. 其含量增高时,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二者通过协同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长

 

查看答案

下图为神经肌肉接头模式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兴奋在神经肌肉接头处单向传递

B. 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

C. 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

D. 突触小体是由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最后每个分支末端膨大形成的结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