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某病毒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的结构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图是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叶绿体实验中的两个视野,要把视野中的物像从甲图转为乙图,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①转动细准焦螺旋②转动精准焦螺旋③移动装片④调节光圈(或反光镜)⑤转动变换器
A. ③---⑤-- ②--- ① B. ③---⑤---④--①
C. ③---①---④---⑤ D. ④---③---②---⑤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A. 细胞大小不同 B. 有无细胞器 C. 有无DNA D.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如图所示为培养抗虫棉的流程图,其中“Bt”代表Bt基因,“KmR”代表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回答下列问题:

(1)①过程需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②过程常使用钙离子处理农杆菌的目的是________,该过程使用含________的培养基筛选出含重组质粒的农杆菌。
(2)③过程中将棉花细胞与农杆菌混合后共同培养,旨在让T-DNA进入棉花细胞并整合到________上。
(3)经④⑤⑥过程培育出试管苗的原理是________。
(4)从个体水平检验该转基因棉的抗虫性状,常用方法是________。与普通棉相比,种植该转基因棉的优点是________。
蛋白质提取、分离在分子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
(1)蛋白质提取和分离的步骤一般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化和纯度鉴定。
(2)若要从红细胞中提取血红蛋白,则要对获得的红细胞进行洗涤、_________和分离血红蛋白溶液、____________,才能获得含杂质较少的血红蛋白溶液。
(3)分离血红蛋白溶液环节,试管溶液明显分为四层,我们保留其中的第________层(自上而下计算)。溶液特征是__________(颜色等)。
(4)通过__________法将样品进一步纯化,经__________方法(使用最多的)进行纯度鉴定。
麦粉蛾野生型复眼为棕褐色,大量培养野生型麦粉蛾时出现了少量突变型的红色复眼雌、雄麦粉蛾,以下是对麦粉蛾眼色的遗传方式所做的研究:
(1)用上述野生型麦粉蛾和突变型麦粉蛾杂交,无论正交还是反交,F1麦粉蛾成虫均表现为棕褐色复眼,F1与突变型亲本杂交,无论正交、反交,F2雌、雄麦粉蛾成虫中均表现为棕褐色复眼:红色复眼=1:1,根据以上结果推理分析可知麦粉蛾眼色由_______对完全显性的等位基因控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1随机交配,F2麦粉蛾成虫眼色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
(2)有人在重复(1)中实验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F1麦粉蛾幼虫、成虫均表现为棕褐色复眼,正交(F1为父本)所得F2雌、雄麦粉蛾幼虫与成虫中均表现为棕褐色复眼:红色复眼=1:1,而反交(F1为母本)所得F2雌、雄幼虫均为棕褐色,发育为成虫后才表现为雌、雄麦粉蛾均为棕褐色复眼:红色复眼=1:1。由此推测麦粉蛾眼色受到质基因控制,你是否同意该观点?_______(是/否),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