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

下面是制备固定化酵母细胞的实验步骤,请回答下列问题:

酵母细胞的活化→配制CaCl2溶液→配制海藻酸钠溶液→海藻酸钠溶液与酵母细胞混合→固定化酵母细胞 

(1)在______状态下,微生物处于休眠状态。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 ______状态。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因为酵母细胞活化时______  

(2)影响实验成败的关键步骤是______  

(3)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______  

(4)观察形成凝胶珠的颜色和性状,如果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______;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______  

(5)固定化细胞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原因是______

 

缺水 正常的生活 体积会增大 配制海藻酸钠溶液 较少 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 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细胞个体大,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 【解析】 据题文的描述可知:本题考查学生对酵母细胞的固定化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1) 微生物在缺水的状态下休眠。活化就是让处于休眠状态的微生物重新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加入水会使酵母细胞活化。酵母细胞活化后体积会增大,所以活化前应选择足够大的容器,以避免酵母菌溢出容器外。 (2) 实验成败的关键是配制海藻酸钠溶液,形成凝胶珠。 (3) 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低,形成的凝胶珠所包埋的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海藻酸钠浓度过高,则不易与酵母菌混合均匀。 (4) 观察形成的凝胶珠的颜色和形状,符合要求的包埋酵母细胞的凝胶珠应为淡黄色半透明状,并具有一定的弹性。如果颜色过浅、呈白色,说明固定化酵母细胞数目较少;如果形成的凝胶珠不是圆形或椭圆形,说明海藻酸钠浓度偏高,制作失败。 (5) 由于细胞个体大,难以吸附或结合,而且不易从包埋材料中漏出,所以固定化细胞一般采用包埋法固定。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图1,请分析回答: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______,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______来检验。

(2)利用鲜苹果制作果酒的原理(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图3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______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

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

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

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______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______;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验证某种加酶洗衣粉,需要的最适温度实验不正确的是(  )

A. 取一系列不同温度、其他条件相同的水,加入相同的污物及等量加酶洗衣粉,看哪一个温度中酶的效果最好

B. 在不同温度的水中,加入不等量洗衣粉,看哪种效果好

C. 将加酶洗衣粉加入30℃水中发现不如在45℃的水中洗涤效果好,说明45℃为最适温度

D. 将加酶洗衣粉与普通洗衣粉分别加入37℃的水中洗涤同样的污物,发现加酶洗衣粉效果好,说明加酶洗衣粉的最适温度为37℃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比较了单独固定的云微藻和与芽孢杆菌混合固定的云微藻的增殖变化,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中固定云微藻和芽孢杆菌的常用方法是包埋法

B. 混合固定时云微藻增殖快,与芽孢杆菌线粒体产生的CO2有关

C. 实验时间内混合固定后云微藻增长较快,可呈“J”型增长

D. 第8天,混合固定的每个颗粒中含藻细胞数约为8×107

 

查看答案

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同一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在对应稀释倍数为106的培养基中,对该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涂布了三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分别是210、240和250,取平均值233

B. 涂布了一个平板,统计的菌落数是230

C. 设置对照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

D. 统计某一稀释度的5个平板的菌落数依次为M1、M2、M3、M4、M5,以M3作为该样品菌落数估计值

 

查看答案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是一种体外迅速扩增DNA片段的技术。PCR过程一般经历下述30多次循环:90-95℃使模板DNA变性、解链→55-60℃复性→70-75℃引物链延伸(形成新的脱氧核苷酸链)。下列有关PCR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变性过程中破坏的是DNA分子内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在细胞中也可利用解旋酶实现

B. 复性过程中引物与DNA模板链的结合是依靠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完成的

C. 延伸过程中需要热稳定DNA聚合酶催化不同核糖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

D. PCR与细胞内DNA复制相比所需酶的最适温度较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