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樱桃番茄为材料进行果酒、果醋发酵实验。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是嗜温菌,所以果酒发酵所需的最适温度较高

B. 先供氧进行果醋发酵,然后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

C. 与人工接种的发酵相比,自然发酵获得的产品品质更好

D. 适当加大接种量可以提高发酵速率、抑制杂菌生长繁殖

 

D 【解析】 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是18-25度,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35度,因此果酒发酵所需最适温度不是最高。,果酒发酵的最适温度是18-25度,果醋发酵的最适温度是30-35度,因此果酒发酵所需最适温度不是最高。;先制酒再制醋,故先隔绝空气进行果酒发酵,再供氧进行果醋发酵;自然发酵中,可能带有的杂菌 较多,产品品质不一定更好;加大接种量,所需菌种数量较多,发酵速率快,也可抑制杂菌生长。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长春花是原产于非洲东海岸的野生花卉,其所含的长春碱具有良好的抗肿瘤作用。基因tms的编码产物能促进生长素的合成,科研人员利用基因tms构建重组Ti质粒,对愈伤组织进行遗传改造,解决了长春碱供不应求的问题,操作流程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过程①是指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②多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

(2)若从基因文库中获得基因tms,________(基因组文库/cDNA文库)中获取的基因含有启动子,启动子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运载体的Ti质粒应含有________________,用以筛选含目的基因的细胞。

(3)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目的基因DNA受热变性后解链为单链,____________与单链相应互补序列结合,然后在___________的作用下延伸,如此重复循环。

(4)长春碱杀死癌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也有毒性作用,为降低长春碱对正常细胞的毒性,可以利用______________制备技术制成“生物导弹”进行靶向治疗。

 

查看答案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等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培养基只允许分解化合物A的细菌生长,这种培养基称为________培养基。该培养基在接种前应该用_________法灭菌。

(2)对初步筛选得到的目的菌进行纯化并计数,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

(3)将1mL水样稀释100倍,在3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0.1mL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51、50和49,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的活菌数为____________,实际上每升溶液中的活菌数比通过统计所得的这一数值要大,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用固定化酶技术固定目的菌中催化化合物A降解的酶,和一般酶制剂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且利于产物的纯化;固定化目的菌细胞常用_____________法固定化。

 

查看答案

某多年生植物的宽叶和窄叶由等位基因A、a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R、r控制。用两种纯合植株杂交得到实验结果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______(常染色体/性染色体)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F2中出现四种表现型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研究小组经分析提出了两种假说:

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说二:F1中某种____基因型的花粉不育。

(3)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检验两种假说(写出简要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__________

(4)如果假说二成立,则F2中宽叶红花植株的基因型种类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如果假说一成立,用F2中宽叶红花自交,后代窄叶白花植株所占比例是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调查小组对某草原生态系统中三种动物的值(当年种群数量与一年前种群数量的比值)进行了连续几年的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该生态系统的物种丰富度,是在__________层次上进行的。表中数据显示B种群数量最少的是___________年。

(2)如果三种动物中有一种为新引进物种,则该物种是____________,引入后可能对该生态系统产生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调查小组发现B种群在2013—2014年值较低,其原因之一是该种群中♀:♂的值较低,降低了___________而导致的,由此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谷氨酸是中枢神经系统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但当过度释放时却是一种神经毒素,能引起严重的神经元损伤,导致运动神经元病(“渐冻人”)、帕金森等神经退行性疾病。请分析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谷氨酸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突触后神经元膜电位变为__________________,导致突触后神经元兴奋。该过程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当突触间隙中谷氨酸积累过多时,会持续作用引起Na+过度内流,可能导致突触后神经元涨破,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药物通过作用于突触来缓解病症,其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种即可)。

(3)人体内存在体温调定点,正常约为37℃。呼吸衰竭是运动神经元病的并发症,当肺部细菌感染时,会导致体温调定点_______(上移/下移),使正常体温相当于寒冷刺激,引起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多,使产热增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