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回答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吸将有机物分解。
(2)植物池中,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和底泥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了____(生态系统、群落、种群)。在植物池的食物网中,植物位于第____营养级。植物池中所有蛙类获得的能量最终来源于_________所固定的_______能。
(3)一般来说,生态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修复,对造成环境污染和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改善,并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4)_____________ 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基础 。
草原是绿色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如图所示

(1)图中食物网比较简单,只有______条食物链,因此,该草原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较差。除图中所示的生物类群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成分还应有__________才能保证其物质循环的正常进行。
(2)如果图中草能提供10000KJ的能量,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那么鹰占据的营养级能得到的最低和最高能量值分别是_________KJ和___________KJ。若去除蛇,且狐的数量不变,则草原容纳鹰的数量会__________。(填“增加”或“降低”)
(3)影响图中兔种群数量变化的种间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某年兔种群的K值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次年鼠的数量增加400只,则兔种群的K值变为__________只。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该区的种群数量时,若部分标记个体迁出,则导致调查结果__________。(填“偏高”或“偏低”)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若干年后,生态环境逐步改善,科学家对此进行了系列跟踪研究。
(1)实施退耕还林后,耕地逐渐过度为灌丛和林地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_____。研究该地段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_______________。研究发现,该地段不同区域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区域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且呈镶嵌分布,这种差异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调查面积能代表森林群落类型最小面积的前提下,科研人员采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法
对林地植被的种群密度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不同生境群落特征各异,阳坡和阴坡植被差异明显。对阳坡的物种生态位重叠(对同一生境中的资源需求类型或需求量相近)变化进行分析,其结果见下表:
种名 | 山桃 | 丁香 | 油松 | 刺槐 |
山桃 | 1 |
|
|
|
丁香 | 0.124 | 1 |
|
|
油松 | 0.125 | 0.834 | 1 |
|
刺槐 | 0.148 | 0.761 | 0.884 | 1 |
通过表中数据分析可知,阳坡群落物种中种间竞争最激烈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基因表达载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具有复制原点,使目的基因能在受体细胞内扩增
B.具有启动子,使DNA聚合酶识别并开始转录
C.具有标记基因,有利于目的基因的检测
D.具有目的基因,以实现产生特定的基因产物
下列有关基因工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
B. 通过基因工程育种可以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性状
C. 当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后,便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了
D. 将目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细胞首先要用钙离子处理细胞,使之成为感受态细胞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的流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
B. 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获取目的基因
C. 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溶液制备
D. 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经表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