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 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

为达到相应目的,必须通过分子检测的是()

A. 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 B. 检测抗虫棉是否翻译出BT毒蛋白

C. 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 D. 21三体综合征的诊断

 

B 【解析】 分子水平上检测的目的和方法为:  (1)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存在。  (2)用分子杂交法检测mRNA是否经转录成功合成。  (3)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表达成相应的蛋白质。 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方法有两种:①可利用含链霉素的培养基培养菌体进行筛选,该过程不属于分子检测,②也可用标记的链霉素抗性基因通过分子杂交技术筛选,即携带链霉素抗性基因受体菌的筛选不是必须用分子检测法,A不符合题意;检测抗虫棉是否翻译出BT毒蛋白,需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属于分子检测,B符合题意;转基因抗虫棉植株抗虫效果的鉴定,属于个体生物学水平的鉴定,需要做抗虫的接种实验来确定,C不符合题意;21三体综合征是由于患者的21号染色体比正常人的多一条导致,属于染色体遗传病,因此该病的诊断可通过显微镜下对体细胞染色体的观察确定,该过程不属于分子检测,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甲、乙、丙是食性相同的、不同种的蝌蚪,三者之间无相互捕食关系。某研究小组在4个条件相同的人工池塘中各放入1200只蝌蚪(甲、乙、丙各400只)和数量不等的同种捕食者,一段时间后,各池塘中3种蝌蚪的存活率如下表:

池塘编号

捕食者数量/只

蝌蚪存活率/%

1

0

87

7

40

2

2

58

30

25

3

4

42

32

11

4

8

20

37

10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

A. 捕食者主要捕食甲和丙

B. 蝌蚪的种间竞争结果可能受捕食者影响

C. 无捕食者时蝌蚪的种间竞争可能导致乙消失

D. 随着捕食者数量增加,乙可获得的资源减少

 

查看答案

用各营养级生物的能量、数量构建的金字塔分别称为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在某一栎林中,第一营养级生物为栎树,第二营养级生物为昆虫,第三营养级生物为蛙、蜥蜴和鸟,第四营养级生物为蛇。该栎林数量金字塔的示意图是

A.  B.  C.  D.

 

查看答案

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 A1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C. A2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D. 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查看答案

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氧气含量减少

B.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D. 动物数量减少

 

查看答案

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 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 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 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 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