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甲中加入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天。然后从甲中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1、A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的溶液放入试管B1、B2,在A1、B1中加入碘液,在A2和B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的预测正确的是
A. A1和B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B. A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B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C. A2和B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D. 以上结果都不正确
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氧气含量减少
B. 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D. 动物数量减少
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知,该反应器
A. 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 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 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 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科学家把“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11点53分调至晚11点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A. 化学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2的形式循环
C. 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措施
图示a、b、c三地区森林土壤有机物分解状况,则分解者的作用强弱是

A. a>b>c B. c>b>a
C. c=b>a D. a>c=b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链可表示为:A→D→E
C.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D. E每增加1 kg的体重,最多需要25 kg的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