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CO2是生物体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化合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细胞中CO...

CO2是生物体及生态环境中的重要化合物,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人体细胞中CO2的产生场所是___________

2)植物的CO2补偿点是指由于CO2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CO2浓度。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当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乙种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_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

3CO2是生命活动的调节因子。与神经调节相比,CO2参与的调节方式在作用途径和作用时间上的特点是___________

4CO2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但人类对___________过度开发利用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线粒体基质 大于 大 原CO2补偿点是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得的,因此适当降低光照强度后,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 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煤、石油等化石燃料 【解析】 CO2是有氧呼吸和生成酒精的无氧呼吸的产物,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CO2还可以参与体液调节,调节人体的生命活动;在生态系统中参与碳循环,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 (1)人体细胞有氧呼吸产物为CO2和H2O,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因此只有有氧呼吸才能产生CO2,产生CO2的生理过程是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场所是线粒体基质。 (2)将正常生长的甲、乙两种植物放置在同一密闭小室中,适宜光照等条件下培养。已知甲种植物的CO2补偿点大于乙种植物的,因此甲种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即CO2补偿点时),乙种植物已经超过二氧化碳补偿点,因此其净光合速率大于0。若适当降低光照强度,甲植物的光合速率下降,需要提高环境中CO2浓度才能使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因此甲植物的CO2补偿点将变大。 (3)CO2参与的调节方式为体液调节,体液调节和神经调节相比作用途径需要体液运输,作用时间比较长。 (4)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循环的主要形式是CO2,但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使地层中经过千百万年而积存的碳元素,在很短的时间内释放出来,会打破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湿地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湿地由浅水区向陆地方向依次生长着芦苇、碱蓬等,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B. 要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在无机环境得到改善的基础上,首先应增加分解者的种类和数量

C. 人工湿地可以净化污水,改善水质,调节小气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恢复湿地的最佳方法是减少人为维护活动,尽可能采用自然恢复的方法

 

查看答案

植物激素中的赤霉素能诱导a—淀粉酶的产生从而促进种子萌发,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6一甲基嘌呤是mRNA合成的抑制剂,“↓”表示开始处理时间。根据图中信息和相关知识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影响赤霉素作用的试剂种类和保温时间

B. a-淀粉酶合成方面,脱落酸与赤霉素是拮抗关系

C. 脱落酸的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了DNA聚合酶的活性

D. 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

某种XY型雌雄异株的植物,等位基因B(阔叶)和b(细叶)是伴X遗传的,且带有Xb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使受精卵致死。用阔叶雄株和杂合阔叶雌株杂交得到子一代再让子一代相互杂交得到子二代。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 理论上,该植物群体中不存在细叶雌株

B. 理论上,子二代中,雄株数︰雌株数为21

C. 理论上,子二代雌株中,B基因频率︰b基因频率为31

D. 理论上,子二代雄株中,阔叶︰细叶为31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基因、DNA遗传信息和染色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某个体发生了基因突变,但性状未变,一定是发生了隐性突变

B.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

C. 与原核生物不同的是,真核生物中构成基因的碱基总数小于DNA的碱基总数

D. 核DNA复制发生在间期而不是分裂期与其载体的存在状态有关

 

查看答案

神经损伤后产生的信号会激活脑室下区的神经于细胞,这些细胞可以向脑内病灶迁移和分化,从而实现组织修复。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组织修复的实现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B. 组成神经细胞膜的脂质包含磷脂、脂肪等

C. 损伤信号使神经干细胞内的Na+浓度高于细胞膜外

D. 神经细胞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小分子,与胰岛素的分泌方式不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