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

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在第10年时该种群数量为200只,估算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K值约为

A. 100只 B. 200只 C. 300只 D. 400只

 

D 【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第0﹣1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升高,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加快;第1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第10﹣2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逐渐降低,种群数量增长减慢;第20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为0,此时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即K值。 据图分析,第10年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为环境容纳量的一半,又因为第10年种群数量为200只,则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负荷量约为200×2=400只,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群落的演替中,属于次生演替的是  (   )

A. 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的新岛,几十年后出现了动植物等生物群落

B. 某山地森林大火几年后重新出现了生物群落

C. 长年覆盖的冰川融化后所暴露的地区(冰川泥),逐渐出现了生物

D. 美国某森林群落是由密执安湖裸露的沙丘经过1000多年演化而来的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捕食和竞争不利于群落内生物种类的稳定

B. 在自然的生态系统中植物的种群越多,动物种群一般也越多

C. 没有人为干扰,弃耕农田总能演替成为森林

D. 土壤中的小动物分布无垂直结构

 

查看答案

某地实施“退耕还林”措施后,群落演替情况为:农田弃耕→杂草丛生→灌木丛生→茂密的乔木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杂草阶段仓鼠种群密度时,若因标记方法不当导致标记仓鼠易被天敌捕食,不会造成误差

B. 大蓟从农田弃耕到乔木林阶段均存在,但不同阶段大蓟的环境容纳量不同

C. 灌木取代草本植物的主要原因是草本植物获取阳光的能力较差

D. 从农田弃耕阶段到乔木林阶段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逐渐增加

 

查看答案

以下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

A. 火灾过后的草原上的演替    B. 裸岩上的演替

C. 弃耕的农田上的演替    D. 过量砍伐的森林上的演替

 

查看答案

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在有限空间内培养(或饲养)两种生物的实验结果,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豆科植物与根瘤菌的种群数量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

B. 自然界中一般不会出现图丙所示的结果

C. 甲、乙、丙分别表示的是互利共生、捕食、竞争关系

D. 图丙为种间竞争,当一方被淘汰后不再有种间竞争关系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