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要是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

某湿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主要是植物、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该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单位:×l03 kJ)。回答下列问题:

(1)该湿地生态系统食物网中的所有生物 ___(填“能”或“不能”)构成一个群落,原因是____

(2)调查该生态系统中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____。将不同季节的调查结果转换成坐标曲线,这种____模型可以直观地反映出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3)由上表数据可知,该生态系统中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是___。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人分解者的部分包括 _______两部分中的能量。

 

不能 食物网中的生物不包含分解者 标志重捕法 数学 10% 植食性动物的遗体残骸 肉食性动物的粪便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沿食物链传播并有逐级递减、不可逆的特点。同化量是指某一营养级从外环境中得到的全部化学能。它表现为这一营养级的呼吸消耗量、这一营养级流向下个营养级的能量、这一营养级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以及未被利用的能量。 (1)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中的全部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食物网中没有分解者不能称为群落。 (2)调查某种鸟的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是标志重捕法。坐标曲线属于数学模型。 (3)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本营养缓同化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未被利用的能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第二营养缓的同化量X=[465-(96+290+14)]×103=65×103kJ,第三营养级的同化量Y=[65-(22。8+33。5+2。2)]×103=6。5×103kJ,所以第二营养级与第三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6。5/65×100%=10%,植食性动物同化的能量流入分解者的部分,包括植食性动物遗体残骸和肉食性动物粪便中的能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如图l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图l中的乙表示效应器,它是由_____组成的。图2中的结构f在兴奋传递中的作用是_____

(2)据图3分析,神经纤维上的兴奋可以进行双向传导的原因是_____

(3)某同学曾到医院取指血进行化验,采血针头刺破手指皮肤时感到疼痛但他并未缩手,这说明_____

 

查看答案

仙人掌生长在高温、干旱的环境中,形成了一定的适应性特征。如图表示仙人掌在一昼夜24h内光合作用和气孔导度(气孔张开程度)的变化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光合作用过程中。仙人掌细胞中的叶绿体最终将光能转换为_____。在完成能量转换的同时,叶绿体中发生的物质变化可以概括为:_____。光合作用包括一系列复杂的化学反应,根据_____,可将这些反应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2)据图分析,仙人掌细胞中的叶绿体在照光条件下_____(填“能”或“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原因是_____

 

查看答案

图中的R环结构,是基因转录所形成的RNA链与双链DNA中的一条链杂交而组成的三链核酸结构。据图分析,R环中

A. 嘌呤碱基数量与嘧啶碱基的数量一定相等

B. 杂合链共含有A、T、C、G、U五种含氮碱基

C. 未配对的DNA单链可以转录形成mRNA

D. 每条链内相邻核甘酸间都以氢键进行连接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基因突变可能导致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

B. 生物的有害突变可提供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 自然选择的性状都能够通过遗传逐代积累

D. 自然选择会加速种群产生生殖隔离的进程

 

查看答案

我国自主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幽门螺杆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作用。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更好,主要原因是

A. 浆细胞被疫苗多次刺激后产生大量的抗体 B. 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

C. 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 D. 能延长体内效应T细胞对抗原的记忆时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