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图表示某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培养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

图表示某种群出生率、死亡率和培养时间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

B. 在a时,该种群年龄组成可能为增长型

C. 在b时捕捞鱼类最易得到最大日捕获量

D. d时后,该种群数量保持相对稳定

 

B 【解析】 b点是出生率与死亡率的差值最大,增长速率最大,对应K/2,d点出生率=死亡率,对应K值。 图中曲线对应有K值即d点,故不是J型曲线,A错误;a点时,出生率大于死亡率,为增长型,B正确;d点时捕捞,可以获得最大的日捕获量,C错误;由图可知,d点后,死亡率大于出生率,种群数量会下降,D错误。故选B。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内蒙古草原上全部的草是一个种群  

②池塘中所有的鱼是一个种群

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个种群    

④种群密度的决定因素是年龄组成、性别比例

⑤种群密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

A. ①③⑤ B. 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⑤

 

查看答案

2018年11月,有关“中国基因编辑婴儿新闻占据了各大网络媒介,一场“科学发展”与“伦理道德沦丧”争辩响彻全国。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分析以下问题:

(1)为了达到所谓的阻断感染艾滋病”效果,该实验团队主要针对CCR5基因进行编辑,实施基因敲除,该过程中可能要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敲除后为了使DNA上“缺口”补上,可能用到的工具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们担心这种行为会打开“潘多拉魔盒”’,驱使另一些科研者开展人类基因编辑研究,出现“基因完美的定制人”。在这些研究中,外源基因能与受体细胞DNA成功重组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基因拼接成功后能正常表达的理论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于基因组计划尚未圆满完成,人类对自身基因在DNA分子上的位置知之甚少,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对人类的基因编辑计划风险非常大。你认为该转基因技术存在安全性争论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转基因技术并不是令人闻之色变的疯狂技术,它已在作物品种改良上取得一定的成绩。比如,为了获得“多彩的牵牛花”,可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目的基因名称)与质粒形成重组质粒,导入到普通牵牛花细胞中,再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技术培养得到符合要求的植株。

 

查看答案

为了使牛仔裤呈现“穿旧”效果,在工业洗衣机中用酶洗代替传统的浮石擦洗,是目前重要的生产手段(工艺流程见如图).请完成以下问题:

(1)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和葡萄糖苷酶。

(2)在上述工艺中,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控制仿旧颜色的深浅(写出三点)。

(3)在实验室分离和纯化纤维素分解菌流程如下:

①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稀释→鉴别培养。以下是一种培养基配方:纤维素粉5g、NaNO3 1g、Na2HPO4·7H2O 1.2g、KH2PO4 0.9g、MgSO4·7H2O 0.5g、KC1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馏水定容到1000ml)。该培养基能够增加样品中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鉴别和进一步纯化纤维素分解菌:可以在鉴别培养基上加入__________染液,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用__________法接种到鉴别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____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查看答案

海滨湿地生态系统是海洋和陆地的过渡带是承受全球气候变暖及其引起海平面上升等影响最为前沿、最为重要的缓冲带。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分不同的生物群落,首先要分析群落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滨湿地生态系统从陆地带到海水区的浅水区、深水区植被类型存在差异,这属于群落的___________(填“垂直”或“水平”)结构。

(2)海滨湿地生态系统是海平面上升的缓冲带,能减少海平面上升对陆地生态系统的危害,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价值。

(3)海平面上升将会引起海水入侵,导致海滨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盐度上升。试分析土壤盐度上升对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并阐述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入侵到该生态系统的某耐盐植物在初期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1917年,布里奇斯在培养的正常翅果蝇中偶然发现一只翅膀后端边缘有缺刻的红眼雌果蝇。研究表明,这是由于该果蝇的一条X染色体缺失一小段导致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缺失,个体存活,两条都缺失,个体死亡。染色体缺失过程中会断裂出无着丝点的片段。这些片段无法进入细胞核而只能留在细胞质中,在新的细胞周期中凝集成微核,游离在细胞核之外。

(1)微核的形成是由于断裂的片段没有着丝点,从而无法通过____________的牵引进入细胞核。依据以上的研究,科学工作者常通过观察处于_______期的果蝇细胞中有无_________来确定染色体是否发生缺失。

(2)控制果蝇眼色(红眼对白眼为显性)的基因(A/a)位于X染色体上。现有各种性状的雌雄果蝇若干只,请设计杂交实验探究该缺刻翅红眼雌果蝇(不含白眼基因)的缺失片段中有无控制眼色的基因。

实验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测结果及结论:

①如果后代雌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缺失片段中没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②如果后代雌果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缺失片段中有控制眼色的基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