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探究亲代小鼠长期摄入高碘对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某研究...

为探究亲代小鼠长期摄入高碘对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影响及硒的干预作用,某研究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取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亲代小鼠随机分为3组,进行不同的处理,饲养四个月后雌雄交配,子鼠出生后测定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处理方法及结果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碘在哺乳动物体内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实验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___________处理组

(3)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请预测高碘组子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的变化:___________,分析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高碘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硒能缓解高碘的抑制作用 单独加硒 高于对照组 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较正常组低,通过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 【解析】 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表格信息为情境,考查学生对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等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的能力,。 (1)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 (2)表中信息显示:高碘组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高碘加硒组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比高碘组的高,但仍然低于正常对照组,说明小鼠长期摄入高碘会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加硒能缓解高碘的抑制作用。为确保实验的严谨性,还需要增加单独加硒处理组,测定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 (3)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高碘组子鼠血清中甲状腺激素含量较正常对照组低,通过负反馈调节对下丘脑、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使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增多,导致促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因此高碘组子鼠血清中促甲状腺激素含量高于对照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科研人员发现植物的细胞呼吸除具有与动物细胞相同的途径外,还包含另一条借助交替氧化酶(AOX)的途径。

(1)交替氧化酶(AOX)分布在植物细胞线粒体内膜上,它可以催化O2与[H]生成水,并使细胞呼吸释放的能量更多地转化为___________,导致生成ATP所占的比例下降。在寒冷早春,某些植物的花细胞中AOX基因的表达会___________,有利于花序温度升高,吸引昆虫传粉。

(2)AOX途径可能与光合作用有关,科研人员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①光合作用过程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可见光中的___________光,并将其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再经过暗反应,最终储存在有机物中。

②科研人员将正常光照下发育的叶片分为4组,用AOX途径抑制剂处理A组和C组叶片的左侧,然后将4组叶片离体,叶柄插入盛满水的试管中,左侧置于正常光照下,右侧置于正常光照或高光下(图1),40分钟后测量叶片左侧光合色素的光能捕获效率(图2)。

通过A、B、C、D四组对比说明AOX途径的作用是___________,利于光合作用进行,在周围受到___________照射的叶片组织中作用更明显。

 

查看答案

2018年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詹姆斯·艾利森发现在T细胞表面有一种名为CTLA-4的蛋白质可以发挥“分子刹车”的作用,当CTLA-4被激活后,免疫反应就会终止,如果使它处于抑制状态,则能使T细胞大量增殖,集中攻击肿瘤细胞,这样有望治愈某些癌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CTLA-4是一种糖蛋白,癌细胞表面因为缺乏CTLA-4而易扩散和转移

B. 肿瘤细胞被效应T细胞攻击后的裂解死亡,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

C. T细胞在骨髓中成熟,它能特异性识别抗原,受抗原刺激后产生淋巴因子

D. 癌症的发生是多个基因突变逐渐累积的结果,同时也与人体免疫功能下降有关

 

查看答案

青霉素是一种抗菌素,近几十年来,由于人类长期使用,致使某些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越来越强,从而引起人们的关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在青霉素使用之前,所有细菌对青霉素的抗性是相同的

B. 细菌在繁殖的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从而产生抗药性变异个体

C. 青霉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从而决定了其进化方向

D. 青霉素对细菌有选择作用,这种作用是通过细菌与青霉素之间的生存斗争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

科学家对生物遗传物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阶段,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并揭示了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

B. 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DNA是转化因子

C. 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共同思路是设法将蛋白质和DNA分开来进行研究

D. 用只含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离心后沉淀物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可能是搅拌不充分

 

查看答案

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曲线;图2是某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B. 图2中的丙、丁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C.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图2中的甲和丙图所在时期

D. 图1所示的BC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