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1表示细胞分裂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分子数比例的变化曲线;图2是某动物体内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1中DE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B. 图2中的丙、丁细胞处于图1中的CD段
C. 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都发生在图2中的甲和丙图所在时期
D. 图1所示的BC段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下列与生物实验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用过氧化氢酶可以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B. “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必须用高倍显微镜
C. 温特用燕麦胚芽鞘为实验材料,证明了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D. 模拟减数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和探索血糖平衡的调节均可用模型构建的方法
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生物膜上均有糖蛋白,其作用是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浆细胞内某些内质网膜上有催化磷脂合成的酶
C. 同一种物质进入同一生物不同细胞的跨膜运输方式相同
D. 在“望梅止渴”这种非条件反射的反射弧中人的唾液腺细胞作为效应器
PD-1是由PD-1基因(凋亡基因)指导合成的位于淋巴T细胞表面的蛋白质;PD-L1是一些肿瘤细胞表面的蛋白质。PD-1和PD-L1之间相互作用,促进T细胞凋亡,则癌细胞可逃脱免疫系统的追杀。使用PD-1抗体治疗癌症取得很好的效果。就相关信息回答以下问题:
(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PD-1,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必需具有PD-1基因以及___________。对PD-1进行检测采用的是___________法。
(2)如果用小白鼠来生产纯度高、特异性强的PD-1抗体,可以将___________注射到小白鼠体内,然后从其脾脏中获得___________细胞并与小白鼠的___________细胞在___________作用下形成杂交瘤细胞。最终选择___________的杂交瘤细胞进行体内或体外培养。
(3)根据上面信息,写出PD-1抗体治疗癌症的机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发现生产面筋(小麦中的蛋白质)会产生大量的淀粉,这些淀粉可以用来生产葡萄糖、酒精和醋酸。下图是某位同学设计的利用淀粉的流程。结合已有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为了节约成本,使微生物能重复使用常采用___________法固定微生物,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定化细胞可以用海藻酸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加热溶化后的海藻酸钠需冷却到室温才可以加入菌体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操作还需要使用氯化钙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整个操作过程需要在无杂菌的条件下进行,对使用到的玻璃器具一般用___________法灭菌。从生产酒精到生产醋酸的转变过程中需要改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两个方面回答)
某奶牛疾病研究所有只患显性遗传病I的公牛甲和只患病I的母牛乙、丙、丁。病I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其中A对a为完全显性;另一对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B、b)对该病有影响,BB使病情加重,bb使病情减轻。患病Ⅱ(基因是D、d)的个体在胚胎期致死。下表是促进母牛超数排卵后受精培育的子代情况统计,请回答以下问题:

(1)病Ⅱ的遗传方式是___________。(不考虑XY同源区段)
(2)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乙在病I上的病情表现为___________。
(3)杂交组合二的子代基因型有___________种,病Ⅰ病情重:中:轻=___________。
(4)让杂交组合二与杂交组合三“正常”子代等数量放在一起雌雄随机交配,下一代患病I的概率是___________;患病Ⅱ的概率是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