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器一般比较微小,通常借助显微镜才能看...

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器一般比较微小,通常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

B. 一般情况下,动、植物细胞中含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信息

C. 物质进出细胞速率与其体积大小呈负相关

D. 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代谢

 

C 【解析】 1.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动物细胞的细胞核具有全能性。 2.细胞越大,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 细胞器形态微小,一般要借助显微镜才能看到,A正确。一般情况下,动、植物细胞的细胞核中含有本物种全套的遗传信息,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B正确。细胞的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的相对表面积的大小呈正相关,不是物质进出细胞速率,C错误。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都能进行独立的新陈代谢,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为了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防止海洋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人们通过建造海底人工鱼礁来改善海洋环境。这主要体现了建设生态工程所应違循的______________原理。

(2)转基因绵羊的胚胎在代孕母体内能够存活的生理学基础是_______________

(3)将目的基因插人农杆菌质粒的_____________片段中,以便目的基因进入植物细胞。利用该方法导入的目的基因的遗传一般遵循孟德尔遗传定律,原因是___________

(4)在基因工程中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之前要枃建基因表达载体,该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该步骤中常用两种能产生不同黏性末端的限制醇对运载体进行切割,这样做的优点在于可以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在提取胡萝ト素的实验中,需要浓缩编,浓缩的原理是__________

(2)在涂布平板时,滴加到培养基表面的菌液量不宜过多的原因是___________;纯化之后的菌株需要用________(选填“液体”或“固体”)培养基进行大量繁殖。

(3)某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4)在凝胶色谱法制作过程中,装填凝胶柱时,不得有气泡存在,原因是___________

(5)发酵过程中应定期测定亚硝酸盐的含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荨麻草雌雄异株,其性别由二对等位基因决定,且经常出现雌雄败育(无花)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1总是无花蕊:雄株:雌株=2:1:1,再将F1雄株和雌株杂交,F2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怎么解释这种遗传现象呢?如下图解请进一步分析回答

(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____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_______(多选)

①当基因A和基因B同时存在时(A_B_)和aabb一样不育(无花蕊)

②基因型为A __bb的个体为雄株,基因型为aaB_的个体为雌株

③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

(2)研究者采用______育种方法很容易得到了纯合的雄株,准备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根据以上图解预测子代的性状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验证某雄株个体的基因型,能否用测交方法?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查看答案

已知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并且HⅣ通过T淋巴细胞表面的CD4受体识别T淋巴细胞并侵染进入细胞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区别个体生活的外界环境,人们把由_______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内环境。____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2)抗体在流感治愈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艾滋病患者的恶性肿瘤发病率远高于正常人,这主要是由于患者免疫系统的________功能严重下降。

(4)科学家正研究将病毒引诱到导致其死亡的“陷阱”细胞中,以防止病毒增殖。他们用CD4受体修饰过的成熟红细胞引诱HIV识别并侵染,已取得阶段性成果。请简要说明其机理: 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回答下列有关酶的问题

(1)酶在反应过程中具有高效性作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酶为什么这么“娇气”?__________________,所有的酶都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调节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作用。

(3)在探究温度对淀粉酶(该酶的最适温度是60℃)活性的影响实验时,为什么最后不能用斐林试剂来检测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