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某精原细胞(2N=8)的DNA分子用15N标记后置于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经过连续两次细胞分裂后,检测子细胞中的情况,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2
B.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含15N染色体的子细胞比例为1
C. 若进行有丝分裂,则第二次分裂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D. 若进行减数分裂,则减I中期含14N的染色单体有8条
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其结构和功能高度统一。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神经元的突触小体内含有较多的线粒体,有利于神经递质的释放
B. 卵细胞体积较大,有利于提高与周围环境物质交换的效率
C. 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内有大液泡,有利于水分的吸收
D. 哺乳动物成熟精子中细胞质较少,有利于精子运动
下列有关生物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
①在“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中,将口腔上皮细胞置入15%的盐酸溶液中水解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利用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
②观察线粒体时用健那绿染色,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
③利用95%的酒精提取叶绿体中色素时,需向里面加入无水碳酸钠,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 ④乙醇在酸性条件下能与灰绿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反应变成橙色
⑤测定生物组织中脂肪实验中,可滴加1-2滴50%盐酸洗去浮色
⑥二氧化碳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A. 二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对比格里菲斯和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实验都使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B. 两实验都将DNA和蛋白质等分开以单独研究
C. 两实验都能说明DNA是遗传物质
D. 两实验都有R型细菌转化成S型细菌
某地区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
A. 1/19 B. 9/19 C. 10/19 D. 1/2
下图为T4噬菌体感染大肠杆菌后,大肠杆菌内放射性RNA与T4噬菌体DNA及大肠杆菌DNA的杂交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可在培养基中加入3H-尿嘧啶用以标记RNA
B. 参与分子杂交的放射性RNA为相应DNA的转录产物
C. 第0 min时,与DNA杂交的RNA来自T4噬菌体及大肠杆菌的转录
D. 随着感染时间增加,噬菌体DNA的转录增加,细菌基因活动受到抑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