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探究甲状腺吸收碘量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系,某兴趣小组用正常小鼠进行实验,测定甲...

为探究甲状腺吸收碘量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系,某兴趣小组用正常小鼠进行实验,测定甲状腺吸收131I量。主要步骤如下:

①给小鼠饲喂一定量的131I,测24小时内甲状腺吸收131I量(第一次);

②每日给小鼠饲喂适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何喂7天;

③再次给小鼠间喂一定量的131I,测24小时内甲状腺吸收131I量(第二次);

④比较两次吸收131I量。

回答下列问题:

(1)甲状腺激素能______________,促进机体产生能量。

(2)连续7天给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后,第二次吸收131I量比第一次的少,原因是______________

(3)人类有一种自身免疫病,由于患者体内存在某种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导致甲状腺激素水平______________。若参照上述实验方法测定,与第一次相比,患者第二次吸收的131I量______________(填“增多”“减少”或“几乎不变”)。

 

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 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因此吸收131I量减少 上升 几乎不变 【解析】 根据题意,实验目的是探究甲状腺吸收碘量与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关系,实验因变量是实验前后131I量;甲状腺激素存在分级调节和负反馈调节,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后,会作用于垂体和下丘脑,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降低,从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 (1)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促进机体产生能量。 (2)连续7天给小鼠饲喂甲状腺激素后,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上升,会通过负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故第二次吸收131I量比第一次的少。 (3)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能与甲状腺细胞上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结合,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同的生理作用,因此该抗体会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故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偏高;第二次检测前后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都偏高,若参照上述实验方法测定,与第一次相比,患者第二次吸收的131I量几乎不变。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研究低钾条件对某种农作物2个品种光合作用的影响,科研人员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

注:光补偿点是指由于光照强度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

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叶绿素时,为了使研磨充分,应加入______________

2)当乙品种的最大净光合速率为25.5μmol·m-2·s-1时,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μmol·m-2·s-1。此时增大光照强度,光合速率不再增加,这主要是受光合作用过程______________反应的限制。

3)低钾处理后,2个品种光补偿点均增大,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4)据表分析,为提高产量,在缺钾土壤中种植该种农作物时,可采取的相应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两点即可)。

 

查看答案

治理沙漠要遵循自然规律,我国治理沙漠成就突出,被联合国誉为“全球治沙样本”。某沙地植被发生自然演替,大致要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①流动沙地→②半流动沙地白沙蒿群落→③半固定沙地油蒿+白沙蒿群落→④固定沙地油蒿群落→⑤固定沙地油蒿+本氏针茅+苔鲜群落→⑥地带性的本氏针茅草原→迅速沙化

回答下列问题:

(1)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是______________

(2)白沙蒿是流动沙地上的“先锋”植物,能固定流沙改变环境,油蒿因此能够生长,并在竟争中处于优势。这说明生物与生物、______________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3)油蒿根系发达、抗风沙,本氏针茅根系浅、不抗风沙。据此判断,最好在沙地植被自然演替的第______________阶适度干预治理,防迅速沙化。人类活动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______________进行。

 

查看答案

某种遗传病由X染色体上的b基因控制。一对夫妇(XBXb×XBY)生了一个患病男孩(XbXbY)。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患病男孩同时患有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病

B. 若患病男孩长大后有生育能力,产生含Y精子的比例理论上为1/3

C. 患病男孩的染色体异常是由于母亲减数第一次分裂X染色体未分离导致的

D. 患病男孩的致病基因Xb来自祖辈中的外祖父或外祖母

 

查看答案

线粒体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催化琥珀酸脱氢,脱下的氢可将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丙二酸与琥珀酸结构相似,可与琥珀酸脱氢酶结合,但不会脱氢。为探究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是否有抑制作用,进行实验设计。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实验假设:丙二酸对琥珀酸脱氢反应有抑制作用

B. 实验取材:大白鼠心肌细胞含有较多的线粒体,可从其研磨液中提取琥珀酸脱氢酶

C. 实验分组:对照组加琥珀酸、实验组加丙二酸,两组都加入甲烯蓝和琥珀酸脱氢酶

D. 观察指标:蓝色的甲烯蓝还原成无色的甲烯白时间的长短

 

查看答案

某种水稻体内DI8基因突变成S基因,导致编码的多肽链第90位色氨酸替换为亮氨酸,表现为矮化的突变体水稻。用赤霉素处理这种突变体的幼苗,株高恢复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DI8基因突变成S基因是碱基对的缺失造成的

B. S基因与DI8基因在同源染色体上的位点是一致的

C. 矮化的突变体植株体内缺乏赤霉素和赤霉素受体

D. 株高恢复正常的植株,自交后代仍为株高正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