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兔被带入到澳大利亚草原放养,它的繁衍对袋鼠等本地生物造成极大威胁。生态专家先后采用引入狐狸(y1年)和粘液瘤病毒(y2年)等手段进行防治,结果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 外来物种入侵可增加当地的物种多样性,也可引起群落演替的发生
B. y1年后欧洲兔和袋鼠的数量变化反映狐狸也是袋鼠的被捕食者
C. y2年后欧洲兔数量明显减少,但对袋鼠影响不大,这与病毒的专性寄生有关
D. y3年后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持稳定不变
茶树经过整型修剪,去掉顶芽,侧芽在细胞分裂素作用下发育成枝条。研究表明,外源多胺能抑制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生长素的极性运输需要消耗细胞释放的能量
B. 生长素主要在顶芽合成,细胞分裂素主要在侧芽合成
C. 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多胺能促进侧芽发育
D. 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都会影响植物激素的合成
某种植物的花色同时受A、a与B、b两对基因控制,基因型为A_bb的植株开蓝花,基因型为aaB_的植株开黄花。将蓝花植株(♀)与黄花植株(♂)杂交,取F1红花植株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花:黄花:蓝花:白花=7:3:1:1,则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F2中基因型为Aa_ _的杂合子致死
B. F1产生的配子中某种雌雄配子同时致死
C. 亲本蓝花植株和F2蓝花植株的基因型一定为AAbb
D. F1产生的配子中,Ab雌配子或Ab雄配子致死
研究人员将某实验动物的第5号染色体上的一段DNA敲除,结果发现培育出的实验动物甘油三酯极高,具有动脉硬化的倾向,并可以遗传给后代。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敲除的DNA片段具有遗传效应
B. 动脉硬化的产生与生物变异有关
C. 控制甘油三酯合成的基因就位于第5号染色体上
D. 利用DNA片段的敲除技术可以研究相关基因功能
慕尼黑工业大学安德里亚斯·鲍施教授研究小组构建了一些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的“类细胞”,“类细胞”的膜成分与正常细胞膜类似,也含有一些有机物和某种能源物质。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 “类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
B. “类细胞”能自己移动和改变形态依赖于膜的选择透过特性
C. “类细胞”在K+溶液中无法吸收K+可能是缺少运输K+的载体
D. “类细胞”中含有的某种能源物质很可能是ATP
下列关于蓝藻和伞藻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蓝藻和伞藻都有相似的细胞膜和细胞质
B. 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含有光合色素,均能进行光合作用
C. 蓝藻和伞藻细胞中均有拟核,拟核区域有一环状DNA分子
D. 蓝藻和伞藻依靠单个细胞就能完成其各种生命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