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

下列关于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选择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培养出的纤维素分解菌少

B. 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

C. 可将选择培养后的样品直接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培养

D. 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

 

C 【解析】 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实验的原理:  ①土壤中存在着大量纤维素分解酶,包括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它们可以产生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使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 富集培养可省略,但培养分离的纤维素分解菌少,A正确;分离纤维素分解菌时可先在固体培养基上培养微生物,再用刚果红溶液染色,B正确;经选择培养后,再经梯度稀释,才能将样品涂布到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培养基上,C错误;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分解纤维素的菌可以分解纤维素,从而使红色消失产生透明圈,因此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原理是纤维素分解后的产物不能和染料形成红色复合物,D正确。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在涂布有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进行抑菌实验,在a、b、c处分别贴浸有不同抗生素(浓度相同)的无菌滤纸片,d处滤纸片浸有无菌水。培养后的结果如下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A. a处抑菌效果小于b处

B. b处的滤纸片没有沥干

C. c处抗生素无效

D. d为对照

 

查看答案

如下图所示,自来水经滤膜过滤后,转移到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48 h,染色后统计变色菌落数目为165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若培养基含伊红—美蓝,大肠杆菌菌落呈蓝绿色

B. 自来水中大肠杆菌浓度是33个·L-1,比真实值偏大

C. 为了提高准确度,需设重复实验,但不用空白对照

D. 若培养基菌落数目大于300,可适当减少自来水量

 

查看答案

以下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过程中操作有误的是(  )

A. 倒平板时就加入了刚果红的染色法,需用1mol/mLNaCl处理15分钟

B. 富集培养这一步可省略,但所培养的纤维素分解菌浓度可能会比较低

C. 经稀释培养后,分离的过程需要用到鉴别培养基

D. 为确定得到纤维素分解菌,需要进行发酵产纤维素酶的实验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植食性动物能消化纤维素是因为其自身消化器官能分泌纤维素酶

B. 纤维素酶为复合酶,C1酶分解纤维素成纤维二糖后被Cx酶分解为葡萄糖

C. 1个酶活力单位即:25℃且其他条件最适,1h转化1mol底物所需的酶量

D. 只有能合成脲酶的微生物才能分解尿素

 

查看答案

如图为“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和计数”实验中样品稀释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 3号试管中的菌落稀释倍数为103

B. 4号中稀释液进行平板培养得到的菌落平均数可能是5号的10倍

C. 5号试管的结果表明每克土壤中的菌株数为1.7×109

D. 该实验方法统计得到的结果往往会比实际活菌数目要高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