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在遭受诸如放牧等环境压力时,植物改变生物量的分配以适应环境。 (1)地下生物量分...

在遭受诸如放牧等环境压力时,植物改变生物量的分配以适应环境。

(1)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增大暗示了植物对_____________吸收能力的增强。

(2)研究放牧对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分配的影响,调查结果如下图

①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牛、羊属于______。重度放牧导致草原物种丰富度及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说明放牧可以改变群落的_________方向。

②由图甲可知,重度放牧明显降低了_________。不利于植物的有性生殖,使____,直接导致草原植被种群密度下降。

③在重度放牧区,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放牧,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不同放牧程度下,生物量分配比的变化,是生物与生物共同______的结果。.

(3)研究人员调查不同放牧程度下土壤养分含量变化如下表,

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有机质含量

/(g•kg-1

全氮含量

/(mg•kg-1

全磷含量

/(mg•kg-1

轻度放牧

37.138±0.852

2.374±0.1

11.166±0.421

中度放牧

19.028±0.661

1.189±0.026

4.628±0.302

重度放牧

27.195±0.832

1.688±0.044

26.949±0.924

 

①从轻度放牧到中度放牧,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②在重度放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显著增加,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

(4)为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请你提出两条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措施________

 

(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 第二营养级 演替 地上生物量(分配) 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在重度放牧压力下,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 进化 中度放牧,生物量分配比无明显变化,动物大量取食,导致落到地表有机物减少,分解者减少,土壤养分降低;(牲畜大量取食,导致归还土壤的掉落物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由于遭受到更多牲畜的频繁踩踏,土壤被压实,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从而导致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减慢。中度放牧条件下,植物会进行超补偿生长,对土壤养分进行过度利用,也有可能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降低。) 重度放牧,地下生物量分配显著增多,分解者增多,土壤养分含量增多。(牲畜践踏,使土壤中新鲜植物残体增多,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增强。重度放牧导致的根冠比增大,是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的又一个原因。重牧压力下,植物会向地下生物量中分配更多的碳和养分,最终归还到土壤中。牲畜的排泄物促进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和活动增强,导致土壤中有机物分解作用加强,有机质减少。) 划区域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或实行轮牧制度 【解析】 1、共同进化: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2、对图甲和图乙分析可知,与在轻度放牧条件下相比,在中度放牧条件下,生物量分配比无明显变化;在重度放牧条件下,地上生物量分配明显减小,地下生物量分配明显增加。 3、由表格数据可知,从轻度放牧到重度放牧,土壤有机质及各养分含量先显著降低而后显著增大。 (1)地下生物量分配的增大暗示了植物对土壤中的水和无机盐吸收能力的增强。 (2)①牛、羊以草为食,为初级消费者,在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属于第二营养级。重度放牧导致草原物种丰富度及植被覆盖度明显下降,说明放牧可以改变群落的演替方向。 ②由图甲可知,重度放牧明显降低了地上生物量分配,增加了地下生物量分配。不利于植物的有性生殖,使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直接导致草原植被种群密度下降。 ③在重度放牧区,地下生物量占总生物量的比值显著高于轻度和中度放牧,植物这种生存策略的意义是在重度放牧压力下,牲畜对植物地上部分进行大量消耗。此时,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可以为放牧过后植物的再生长提供物质和能量的储备。 ④不同放牧程度下,生物量分配比的变化,是生物与生物共同进化的结果。 (3)①从轻度放牧到中度放牧,生物量分配比无明显变化,但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原因是a.牲畜大量取食,导致归还土壤的掉落物减少,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降低。b.土壤遭受到更多牲畜的频繁踩踏而被压实,土壤中的含氧量降低,从而导致微生物对土壤中有机质的分解速率减慢。c.植物会进行超补偿生长,对土壤养分进行过度利用,导致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的降低。②在重度放牧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也显著增加,其原因是a.牲畜践踏,使土壤中新鲜植物残体增多,微生物对植物残体的分解作用增强,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增加。b.地下生物量分配明显增加,植物将更多的同化产物分配给地下部分,最终归还到土壤中,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增加。c. 牲畜的排泄物增多,土壤中微生物的数量增加和活动增强,导致土壤中有机质和养分含量增加。 (4)为保持草原资源可持续利用,可采取划区域管理、规定适宜的载畜量或实行轮牧制度等措施来合理利用草原资源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Bt 毒素是由苏云金芽胞杆菌产生的一种毒蛋白,对多种昆虫具有较强的杀伤力,而对人和其它脊椎动物没有毒性。

(1)以Bt毒蛋白为有效成分的农药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种群____,使药效减弱直至丧失,无法在生产中继续使用。

(2)以家蚕为材料,研究昆虫抗药性遗传特性。测定生命力大致相同的多品种家蚕幼虫致死50%的Bt浓度(LC50),结果如下:

家蚕品种

A

B

C

D

E

F

G

H

LC50(mg/L)

59.4

37.5

94.2

118.6

118.6

118.7

129.0

>375

 

①研究人员欲选择敏感型和抗药型家蚕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据上表结果,最好选择家蚕品种是_______

②杂交实验及结果如下表:

亲本

实验一

♀抗药型×♂敏感型

实验二

♀敏感型×♂抗药型

实验三

实验一的F1×抗药型

实验四

实验二F1×敏感型

实验五

实验一F1自交

实验六

实验二F1自交

子代

抗药型

0

0

67

0

37

34

敏感型

80

80

83

150

113

116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结果表明,家蚕抗药型是由位于_____染色体上的_____性基因控制的;实验___ 的结果表明,F1产生两种配子且比例为1:1

(3)Bt毒蛋白与家蚕幼虫的中肠细胞特异性受体结合,使细胞膜穿孔,细胞裂解,幼虫死亡。为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家蚕产生抗药性的原因,研究人员从实验一亲本_____细胞中提取总RNA,获取cDNA,测定亲本受体基因碱基序列如图。

起始密码子

终止密码子

酪氨酸密码子

AUG/GUG

UAA/UAG

UAU/UAC

 

从分子水平推测家蚕抗药性产生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依据Bt受体基因设计的靶向sgRNA,可以与限制酶Cas9结合,定点切除受体基因的39个核苷酸。sgRNA 和 Cas9 mRNA 的混合物注射到______型家蚕受精卵中,若其发育成的家蚕幼虫表现为________,则进一步证明上述推测成立。

(5)基因编辑技术能精确靶向修饰生物体基因组特定位点,人为改造生物体的遗传信息。请从利弊两方面说明该技术的应用是一把“双刃剑”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大量研究表明,CO2浓度升高造成温室效应的同时,也影响了绿色植物的生长发育。

(1)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运输到根细胞,在_________中形成CO2和水,释放的能量转移到______中,直接用于根的生长发育。

(2)科研人员研究了CO2浓度升高对拟南芥根系生长发育的影响。根尖每生长1 cm拍照一次,结果如图甲。据图可知,实验组根毛长度和密度均明显____对照组。

(3)①为进一步探究CO2浓度升高对根细胞的影响, 获取相关处理下的非根毛区横切面,制作成_______,利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结果如下表:

     组别

         处理

观测指标

1组

2组

3组

4组

正常浓度CO2

高浓度CO2

正常浓度CO2 +10Nm  NAA(生长素类似物)

高浓度CO2 +5Um   NPA (生长素运输阻断剂)

表皮细胞体积

表皮细胞总数

比1组少

生毛细胞数目

比1组少

 

注:生毛细胞由表皮细胞分化形成,继续生长形成根毛。

②由表可知高浓度CO2增加了____________________;据1、2、3组结果推测高浓度CO2通过______________影响根毛生长发育。

③据1、2、4组说明,高浓度CO2对根毛生长发育影响与______有关。

(4)为进一步验证上述推测,根尖 每生长1cm测定生长素合成特异性启动基因表达情况,实验结果如图。

综合上述实验,推测CO2浓度升高影响根毛生长发育的机制是____________

(5)研究表明,生长素通过细胞内信号分子进一步传递信息,增加根毛细胞尖端内部钙离子浓度,促进生毛细胞的根毛伸长生长。已知植物细胞有生长素受体、钙离子通道蛋白—钙调素复合体、钙离子通道蛋白、细胞内信号分子亚硝基化靶向蛋白等,请用已知信息,提出生长素促进根毛伸长生长的一种可能机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关于转基因鲤鱼培育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构建表达载体需要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B. 以幼小鲤鱼的肝脏细胞为受体细胞

C. 可用农杆菌转化法导入生长激素基因 D. 可用二苯胺检测受体细胞是否含生长激素基因

 

查看答案

研究发现,植物体内的基因M和N是控制某蛋白激酶合成的相关基因。为探究在脱落酸(ABA)对大豆根的生长发育的影响过程中,大豆基因M和N的作用,做了相关实验,观察大豆种子生根情况,结果如图,据实验结果分析,错误的是

组别

ABA浓度

野生大豆

M、N基因超量表达突变体

M、N基因失活突变体

0umol/L

25  umol/L

 

 

A. 外源ABA抑制野生型大豆种子根的生长发育

B. 基因M、N对大豆根生长发育的影响与ABA浓度有关

C. 基因M、N的超量表达抑制了外源ABA的作用

D. 推测基因M、N失活降低了大豆对ABA的敏感性

 

查看答案

肾上腺素对肝细胞的调节作用如图,对其理解错误的是

A. 肾上腺素与受体蛋白结合引发G蛋白与GTP结合

B. 一个肾上腺素分子可以调节多个肝细胞生命活动

C. 腺苷酸环化酶可以引发一系列酶促反应

D. 肾上腺素可以促进肝糖原水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