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其细胞核清晰可见

B. 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影响的实验中,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可以缩短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

C. 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提取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

D. 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浸泡插条基部一天后,观察生根情况以确定最适浓度

 

C 【解析】 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要观察清楚细胞核,需要事先对细胞核进行一定程度的染色,以增强观察的对比度;台灯发出的白光是一种复色光,故比单色光照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更高;证明DNA半保留复制可采用同位素标记法;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需设置不同浓度的a-萘乙酸进行实验,仅用高浓度的a-萘乙酸溶液处理并不能确定其最适浓度。 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紫色洋葱叶外表皮细胞,若未对其细胞核进行染色处理,细胞核不容易看清楚,故A错误;将所用台灯的灯管涂成红色,只能透过红光,与白光相比,光合作用效率降低,因此,会延长小圆形叶片上浮的时间,故B错误;将14C标记的大肠杆菌在12C培养基中培养,若为半保留复制,复制一代,则子代DNA两条链分别为14C/12C,复制二代,则子代DNA两条链有1/214C/12C,有1/212C/12C,复制三代,则子代DNA有1/414C/12C,有3/4的12C/12C,提取子代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分层情况,故可以证明其进行半保留复制,故C正确;在“探究a-萘乙酸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因为该实验需要设置浓度梯度,仅凭一组或两组实验,是无法确定其最适浓度的,故D错误;综上所述,选C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种荧光蛋白(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某科研团队将某种病毒的外壳蛋白(L1)基因连接在GFP基因的5′末端,获得了L1-GFP融合基因(简称为甲)作目的基因,并将其插入质粒P0,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1,其部分结构和酶切位点的示意图如下,图中E1~E4四种限制酶产生的黏性末端各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断,该团队在将甲插入质粒P0时,使用了两种限制酶,这两种酶是_________。使用这两种酶进行酶切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的完整性,启动子能与_______特异性结合驱动转录开始。

(2)将P1转入体外培养的牛皮肤细胞后,若在该细胞中观察到了绿色荧光,则说明L1基因在牛的皮肤细胞中完成了_________________过程。

(3)为了获得含有甲的牛,该团队需要做的工作包括:将能够产生绿色荧光细胞的_____________移入牛的____________中、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

(4)为了检测甲是否存在于克隆牛的不同组织细胞中,某同学用PCR方法进行鉴定。在鉴定时应分别以该牛不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_(填“mRNA”“总RNA”或“核DNA”)作为PCR模板。

 

查看答案

(1)纤维素分解菌经选择培养后的样品需接种在_____培养基上培养,筛选到几株有透明圈的菌落,其透明圈大小与纤维素酶的量和 ________ 有关。为了将分离到的菌株纯化,挑取了菌落在3块相同平板上划线,结果其中l块平板的各划线区均未见菌落生长,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

(2)制作固定化酵母细胞时,充分混合均匀的酵母细胞溶液可在饱和的______溶液中形成凝胶珠,若凝胶珠颜色过浅,则说明 ________________。酵母细胞固定化技术采用包埋法,而固定化酶不宜用此法,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榨取西瓜汁主要用到_______ 酶,该酶包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种)

 

查看答案

(1)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白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_________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值、分化形成的_______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_____________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

(2)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能有效杀伤细菌的是______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起到 ____________________  和呈递抗原到T细胞的作用。

 

查看答案

小鼠体型小、繁殖速度快、食性杂、易饲养,经常被作为遗传学研究的材料。研究者利用体色为黑色和白色的小鼠进行两组杂交实验,过程和结果如下:

(1)假如小鼠的体色受一对基因(B、b)控制,通过上述两组杂交实验可以明确两个基本事实:即黑色对白色为__________性状,基因B、b位于__________染色体上。

(2)若自然界最初小鼠的体色只有黑色,白色是后来出现的,则控制白色性状的基因来源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假如小鼠的体色受两对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B、b和D、d)控制,且基因D能够抑制基因B的表达。研究人员欲利用一只具有基因D的白色雄鼠与多只黑色纯合雌鼠做亲本进行杂交实验,以确定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 染色体上。

①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D、d位于x染色体上。

②若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基因D、d位于常染色体上。

 

查看答案

由于环境污染和人类大量捕杀,近年来生物群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原来种群密度较高的青蛙现在已经很少;原来有大量的泥鳅、鳝鱼、田螺等动物现在几乎绝迹。请回答下列问题。

(l)调查稻田群落中某种蛙的密度,常采用____法。

(2)稻田中捕食者的存在,客观上有利于被捕食者种群的发展,原因是____

(3)与多年前相比,该稻田生态系统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抵抗力稳定性更____

(4)某研究小组对生态农业中鲤鱼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如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据表分析,鲤鱼同化的能量是______ KJ/cm2.a.

摄入的能量

生长,发育,繁殖能量

呼吸作用散失能量

粪便中能量

41.6

1.2

19.4

21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