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图甲表示植物单株光合作用速率随种植密度变化曲线;图乙表示植物在一昼夜下氧气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丙代表对某植物的一叶片进行不同处理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

(1)由甲图可推知,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主要外界因素有__________(写出两种)。
(2)图乙中该植物阴影部分所表示的O2释放量____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一昼夜的O2释放量。若测得该植物一昼夜的O2释放量为500mg,假设该植物在24小时内呼吸速率不变,则该植物一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O2总量是_______________ mg。
(3)若适当降低植物生长环境中CO2的浓度,图乙中的B点将向_______(填“左”或“右”)移动;此时细胞的叶绿体中短时间内C5的含量变化为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
(4)图丙是将对称叶片进行上侧遮光下侧曝光的处理,在适宜光照下照射12小时后,从两侧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和n(单位:g),则(n-m)/12所代表的是下侧叶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已阻止两侧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移)。
图1是高等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图2是某一生物体中不同细胞的分裂示意图,图3表示图2生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和DNA含量的关系。据图回答问题

(1)图1细胞中,“能量通货”ATP产生的场所有__________。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有_________(以上均填标号)。
(2)某动物如图1所示结构的三种细胞(上皮细胞、肝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其核内所含DNA和细胞内所含的RNA种类是否相同?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磷脂酶处理,其功能不受影响的细胞结构的标号有__________________.
(4)图2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细胞有___________。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于图2中的_________细胞所处的时期.
(5)图3中a〜c表示染色单体的是__________,由Ⅲ变化为Ⅳ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已知某花花色受三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A和a、B和b、C和c)控制,其途如下图所示,其中蓝色和红色混合后显紫色,蓝色和黄色混合形成绿色。现有某紫花植株自交子代出现白花和黄花。据此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用于自交的紫花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Cc
B. 自然种群中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3种
C. 自交子代出现的黄花植株的比例为3/64
D. 自交子代中绿花植株出现概率为9/64,红花植株出现概率为3/64
若亲代DNA分子经过诱变,某位点上一个正常碱基变成了5溴尿嘧啶(BU)。BU可与碱基A配对,诱变后的DNA分子连续进行2次复制,得到的子代DNA分子加热后得到5种单链如图所示,则BU替换的碱基可能是 ( )

A. A B. T C. G D. C
若在一双链DNA分子中鸟嘌呤和胞嘧啶之和占碱基总和的56%,在其中的一条链中A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20%和30%,那么在另一条链中腺嘌呤和胞嘧啶分别占该链碱基数的比例为( )
A. 34%、14% B. 22%、30% C. 22%、28% D. 24%、26%
下列生物学经典实验方法与结论均正确的一组是( )
A. 恩格尔曼用极细光束照射黑暗环境中的水绵,得出了光合作用释放O2的场所是叶绿体
B. 艾弗里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设计实验,证明了“转化因子”是DNA
C.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D. 科学家利用绿色和红色荧光染料分别对人和鼠细胞膜表面蛋白质进行标记、培养观察,证明了细胞膜是选择透过性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