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业大学的教授在育种过程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自花受粉后获得32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60株大穗抗病和若干株小穗抗病,其余的都不抗病。若将这6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F1中选择大穗抗病小麦再进行自交,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小麦的比例为
A. 1/9 B. 2/9 C. 7/9 D. 7/10
已知某草本植株高度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三对基因分别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作用相等且具有叠加性。最高高度为3m的植株与最矮植株1.2m的植株相互授粉,子代株高均为2.1m。高度为2.4m的植株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其中株高为2.4m的个体所占比例是
A. 1/16 B. 5/16 C. 3/8 D. 7/16
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不育,在雌性植株中,含有b基因的配子育性仅为正常的1/3。如果杂合子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A.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B. 子代全是雌株,其中1/2是宽叶,1/2是窄叶
C. 子代全是雄株,其中3/4是宽叶,1/4是窄叶
D. 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酵母菌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又可以进行无氧呼吸,其呼吸过程中葡萄糖分解的两个途径如下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经酶3途径产生的CO2较多
B. 消耗等量的葡萄糖释放的能量中,能量3最多
C. 酶2发挥作用的部位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
D. 酒精是酵母菌的代谢产物,酒精的积累可能会抑制酵母菌的生长和繁殖
取甲、乙、丙三种植物组织切块分别放入相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一定时间后测得甲浸泡液的浓度变大,乙浸泡液的浓度不变,丙浸泡液的浓度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实验前,各切块细胞液浓度甲>乙> 丙
B. 实验中,甲切块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强
C. 实验中,乙切块细胞内蔗糖浓度与浸泡液中蔗糖浓度相等
D. 实验后,丙切块细胞放入清水中一定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后的复原现象
肾小管处需要对Na+和氨基酸进行吸收,过程示意图如下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 Na+进、出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不同的
B. 管腔中Na+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C. 管腔中氨基酸进入上皮细胞的方式为主动运输
D. 上皮细胞中氨基酸进入组织液不需要消耗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