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基因型为Yr配子的比例是 A. 1 B. 1/2 C....

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基因型为Yr配子的比例是

A. 1    B. 1/2    C. 1/3    D. 1/4

 

D 【解析】基因型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及其比例有YR:Yr:YR:YR="1:1:1:1" 。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高等动物激素的分泌存在A、B两条途径,途径A是受到信号刺激后台成激素并随即释放到细胞外;途径B是激素合成后暂时储存在细胞内,受到细胞外信号刺激时再释放到细胞外。研究者为探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途径,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请回答相关问题:

(l)制备胰岛A细胞培养液:培养液中葡萄糖浓度均为0.6g/L,该浓度葡萄糖的作用是______

(2)实验分组:

甲组:培养液+胰岛A细胞+X物质(蛋白质类物质合成抑制剂,用生理盐水配制)

乙组:培养液+胰岛A细胞+______

(3)适宜条件下培养一定时间后,检测各组培养液中胰高血糖素含量。

(4)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

______

______

③若甲组检测到较少胰高血糖素,乙组检测到较多胰高血糖素,则说明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存在______途径。

 

查看答案

由腊梅凝集素基因控制合成的某种蛋白质能与蚜虫肠道黏膜上的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蚜虫吸收营养物质。通过基因工程将腊梅凝集素基因转入烟草,可增强其抗蚜虫的能力。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能以腊梅凝集素基因产生的mRNA作为模板按照______原则获得cDNA片段,以获取目的基因。

(2)将目的基因导人烟草细胞常用的方法是农杆菌转化法。农杆菌的Ti质粒上的T-DNA具有______的特点。在该过程中需要添加酚类物质,目的是______。筛选成功导人目的基因的烟草细胞,再通过__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烟草幼苗。

(3)将转基因烟草幼苗与非转基因烟草幼苗隔区种植,并接种等量的蚜虫,一定时间后用______法统计蚜虫的种群密度,若______,则说明转基因烟草具有抗蚜虫能力。

(4)上述方法获得的转基因烟草,抗虫基因可能会随______(填“花粉”或“卵细胞”)扩散传播,产生基因污染,故可以通过基因枪法将______打人烟草细胞叶绿体以 实现转化。提高转基因烟草的安全性。

 

查看答案

梨树胶孢炭疽病是严重危害梨树的一种真菌病害,目前生产上侧重于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该方法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都有危害。为改善这种状况,科研工作者对梨树胶孢炭疽病生物防治菌进行分离纯化,具体流程如下:

各种菌株的分离→炭疽病生物防治菌的筛选→炭疽病生物防治菌对病原菌抑菌活性的测定→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

请回答:

(1)研究未知的微生物时,一定注意进行规范的无菌操作,以防研究者______。分离和筛选菌株的培养基为______,其原理是______

(2)分离和筛选出来的菌株,要进行纯化处理,纯化处理的常用方法有______。纯化得到的菌株经培养会表现出稳定的菌落特征,菌落特征包括菌落的______

(3)最后确定的炭疽病生物防治菌为RT-30菌株的理由是______。使用后的培养基在丢弃前需进行______

 

查看答案

某多年生木本植物为雌雄异株,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开红花,花色遗传受两对基因控制,其中一对(用A、a表示)位于X染色体上,另一对(用B、b表示)位置未确定。为培育花色新品系,研究小组对纯合红花品系用射线多次处理后,经过杂交筛选最终获得一株白花雄株甲。用甲与纯合红花品系杂交,F1全部开红花,F1雌雄植株相交,F2中红花雌株:红花雄株:白花雄株=8:7:1.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花雄株甲的产生是______的结果;研究小组经过多次处理才“艰难”获得白花雄株甲,请从该变异类型特点的角度分析原因______

(2)B、b基因位于______染色体上,判断的理由是______

(3)甲的基因型是______;F1雌雄植株的基因型分别为______

(4)请从上述F1和F2中选择材料,采用一次杂交实验培育获得白花雌株。简述培育过程,并推测子代雌株中白花所占的比例。______

 

查看答案

群落交错区是两个或多个群落之间的过渡区域,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研究发现,群落交错区的物种数目及某些物种的种群密度有增大的趋势,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的______比较复杂,适合不同生态类型的植物生长,从而为多种动物提供______

(2)群落交错区的植被变化,可作为气候变化的预警,比如在森林草原交错区,当草原植被越来越占优势时,说明气候越趋于______(“干旱”或“湿润”)。群落交错区的这种变化过程叫做群落的______

(3)森林草原交错区相对于草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较______,其原因是群落交错区______

(4)调查发现群落交错区某种树木受卷叶蛾幼虫的危害症状很轻。为研究该植物抵抗卷叶蛾幼虫虫害的机制,研究人员用异丁原醇溶剂分别提取了该植物的挥发物质A和易被卷叶蛾幼虫危害的树木的挥发物质B.随机选取300只赤眼蜂(赤眼蜂是卷叶蛾幼虫的天敌)平均分组,进行相关实验,观察赤眼蜂对实验中物质的选择情况,结果如表。

组别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

对照物质

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

对照物质

含挥发物质A的提取液

含挥发物质B的提取液

结果(只)

87

13

70

30

71

29

 

第一组和第二组实验中的对照物质是______。分析三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