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的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处的突触后膜是______,b处的突触后膜是______。
(2)当b处突触小体的膜电位为______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3)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内______,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4)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科研工作者在研究影响某种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时,偶然发现甲植株叶片呈深绿色,与其他植株明显不同,回答下列问题。
(1)为研究甲植株叶片颜色不同的原因,分别取甲、乙(叶色正常)植株叶龄相同的新鲜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实验结果分别如图1、图2所示。

由图可知:与乙植株相比,甲植株叶片呈深绿色的原因是______,光合作用时该植株对______光的吸收会减弱。
(2)为进一步研究叶片颜色变深对甲植株光合速率的影响,分别测定甲、乙植株在不同光照强度下CO2的吸收速率,结果如表:
光照强度(klx) | 0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
CO2吸收速率(mg•m-2•h-1) | 甲 | -3.6 | -0.72 | 2.4 | 3.0 | 4.8 | 6.9 | 7.2 |
乙 | -4.6 | -1 | 2.4 | 3.6 | 5.8 | 7.9 | 8.8 |
相同光照强度下,甲植株的光合速率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植株的光合速率,请分析其原因______。
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细菌作为饲料,放在容器中培养。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一段时间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长,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最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某同学欲探究双小核草履虫是否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补充完善该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步骤:
(1)以细菌为饲料,用蒸馏水培养双小核草履虫,一段时间后过滤掉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得到滤液。
(2)取两个相同容器,______,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3)______。
预期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______,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
②若______,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
月季成熟的叶片为紫红色,其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物质,液泡中的花青素为水溶性物质。以此为实验材料,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
B. 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素的色素带
C. 以成熟叶肉细胞为材料探究细胞的失水与吸水
D. 以成熟叶肉细胞为材料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
皖北地区经采煤作业后,形成了许多塌陷区。研究人员连续6年调查某塌陷区内鲤鱼的种群数量,得到如图所示的曲线。为了充分利用鲤鱼资源,又不影响种群的可持续发展,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塌陷区内鲤鱼环境容纳量约为40吨
B. 必须保证捕捞前后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变
C. 第7年的最大捕捞量应控制在37吨以内
D. 必须在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才能进行捕捞
胰岛素可以改善脑神经元的生理功能,其调节机理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胰岛素激活InR后细胞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抑制神经元凋亡 B. 促进神经细胞变性、坏死
C. 促进神经元摄取葡萄糖 D. 促进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