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

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B. 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与生物膜有着直接联系

C. 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只能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上的紧密联系

D. 不同生物膜之间都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而实现膜成分的更新

 

A 【解析】 生物膜系统: 1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2功能: (1)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对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等过程起决定作用。 (2)为多种酶提供附着位点,是许多生物化学反应的场所。 (3)分隔细胞器,保证细胞生命活动高效、有序地进行。 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以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A正确;真核细胞内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都不是在膜上进行的,B错误;分泌蛋白的形成过程能体现生物膜系统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紧密联系,C错误;有的生物膜不能形成囊泡,例如线粒体,D错误。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有关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都是脱氧核糖核苷酸

B. 真核细胞中DNA合成和RNA合成主要在细胞核中进行

C. 不同DNA分子中磷酸和脱氧核糖的排列顺序各不相同

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DNA分别位于染色体和拟核中

 

查看答案

取相等数目的双小核草履虫和大草履虫,用细菌作为饲料,放在容器中培养。开始时两个种群的数量都有增长,一段时间后双小核草履虫个体数继续增长,而大草履虫个体数下降,最后只有双小核草履虫存活。某同学欲探究双小核草履虫是否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补充完善该实验方案并预期结果。

实验步骤:

(1)以细菌为饲料,用蒸馏水培养双小核草履虫,一段时间后过滤掉细菌和双小核草履虫,得到滤液。

(2)取两个相同容器,______,其他培养条件相同且适宜。

(3)______

预期结果和实验结论:

①若______,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没有分泌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

②若______,则说明双小核草履虫分泌了杀死大草履虫的化学物质。

 

查看答案

水稻的A基因控制赤霉素的合成,B基因控制赤霉素受体的合成,a和b基因没有相应的功能。某实验室从一种野生型水稻(正常株高)的群体中发现了甲、乙两株矮生突变体植株,其自交后代全为矮生。将甲、乙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分别与野生型水稻杂交,两组F1均为正常株高,两组F2均出现正常:矮生=3:1的分离比。请回答:

(1)研究者以野生型水稻和甲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为材料,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分析可知,甲植株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2)将甲、乙植株自交产生的后代进行杂交,产生的F1均为正常株高,说明乙植株的基因型应为______

(3)利用上述植株设计杂交实验探究Aa、Bb两对等位基因是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______

(4)A、B均可发生突变,说明基因突变具有______的特点。

(5)A基因通过______,进而控制赤霉素的合成;B基因通过______直接控制赤霉素受体的合成。上述实例说明______,具有复杂的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查看答案

《中国农村发展报告》指出,新生代农民不会种地也不愿种地,导致部分耕地抛荒。如表是某地弃耕后农田的群落演替过程中的某阶段能量流动情况。表中的A、B、C表示生态系统三种生物成分。

 

同化作用固定能量(Pg)

生物体储存能量(Pn)

生物体呼吸消耗能量(R)

A

157.8

65.0

92.8

B

870.7

369.4

501.3

C

211.5

20.1

191.4

 

说明:Pn=Pg-R       单位:102kJ•m2•a-1

(1)弃耕农田上进行的演替是次生演替,原因是______。群落经过一系列演替最终产生的保持相对稳定阶段,称为顶级群落。不同地区的荒地演替形成的顶级群落可能不同,是由______(至少填两种)等环境条件不同决定。

(2)科研小组对演替过程中两种草本植物甲和乙进行了多年的跟踪调查,结果如图。用样方法进行调查时,应随机取样,常用的两种取样方法是______。图中甲和乙两个种群分别在____________时间段数量接近“J”形增长。

(3)从能量输入和输出角度看,该生态系统仍处于发展壮大之中,判断的依据是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的调节过程,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处的突触后膜是______,b处的突触后膜是______

(2)当b处突触小体的膜电位为______时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引起后膜电位变化,这一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功能。

(3)胰高血糖素能够促进肝脏细胞内______,葡萄糖释放进入血液,从而升高血糖浓度。

(4)寒冷刺激导致血糖浓度升高是______调节的结果。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