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生长状态下,植物光合日变化曲线一般有两种类型,一种为单峰型,另一种为双峰型,即存在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果树净光合速率(Pn)的日变化,受温度、光照、水分等外界环境条件以及品种、叶龄、叶位、光合色素等自身生长发育状况的影响,大多数果树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呈双峰型。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是某种猕猴桃净光合作用(Pn)与测定时间的关系曲线,大约8:00以前净光合速率增加主要是由于外界环境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导致。
(2)研究发现,果树光合速率季节变化大多呈双峰型,叶片的光合能力的强弱与叶龄有密切关系。图2表示叶龄与净光合速率(Pn)的关系,展叶初期,叶片结构发育不全,导致叶的________,且叶肉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导致Pn较低。由图2推测,当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所学的知识,设计实验探究叶龄高时Pn下降的主要原因。你的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是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请分析下列对“环境容纳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排列,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Ⅰ、Ⅱ、Ⅲ
B. 曲线图中的环境容纳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最大承载能力
C. 现在的人口问题造成环境恶化,环境容纳量有下降的趋势
D. 据图可知人类能改造环境,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纳量
某农场引进一批羔羊,群内繁殖七代后开始出现“羔羊失调症”。病羊于出生数月后发病,表现为起立困难、行起不稳,甚至完全不能站立,此病在羊群中的总发病率为2.45%,同胞羔羊中的发病率为25%,病羊中雌雄比为101:103。下列对此病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此病的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此病很可能是隐性遗传病
C. 再次引进多只羔羊与本群羊交配,可有效降低发病率
D. 因为此病无法医治,羊群中的致病基因频率会迅速降为0
下列有关生物的变异与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物种基因频率的变化意味着新物种的产生
B.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和替换
C. 无法进行基因交流的生物之间不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D. 有利变异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2018年8月,我国科学家首次人工创建了单染色体的真核细胞,即只有一条线型染色体的酿酒醇母菌株SY14。是将天然酿酒酵母的16条染色体通过15轮染色体融合而形成,且具有正常细胞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SY14的诞生是基因重组的结果
B. SY14一条线型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多对等位基因
C. SY14的染色体DNA只有一个RNA聚合酶的结合位点
D. SY14染色体上的基因不呈线性排列
下列关于细胞代谢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植物细胞中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膜结构上
B. 植物细胞中CO2的产生和利用都发生在基质中
C.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能产生H2O的细胞器都具有膜结构
D. 动物细胞中代谢过程既生成H2O又消耗的H2O细胞器具有双层膜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