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

泡菜是我国的传统食品之一,但制作过程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某兴趣小组准备参加“科技创新大赛”,查阅资料得到下图。

(1)制作泡菜时,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题图,与第3天相比,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因为后者____________,PH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小组同学用新鲜的泡菜滤液为实验材料分离纯化乳酸菌。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_________________,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推测在分离纯化所用的培养基中加入碳酸钙的作用,除了中和产生的乳酸外还能______。分离纯化时应挑选出______(选填“具有透明圈”或“没有透明圈”)的菌落作为候选菌。

(4)乳酸菌在-20℃长期保存时,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填“蒸馏水”“甘油”或“碳酸钙”)。

 

隔绝空气,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亚硝酸盐含量较低 发酵过程中产生乳酸增加 梯度稀释 便于分离得到单菌落 鉴别乳酸菌 具有透明圈 甘油 【解析】 1、泡菜制作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是厌氧菌,因此发酵时应该保证无氧环境;乳酸菌无氧呼吸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葡萄糖酵解形成丙酮酸、还原氢同时释放能量、合成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还原氢形成乳酸。 2、制作泡菜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的先升高后降低,过多的亚硝酸盐对人体有害,因此取食泡菜应该选取亚硝酸盐含量低时取食。 (1)制作泡菜,其主要作用的菌种是乳酸菌,乳酸菌代谢类型是异养厌氧型,故泡菜坛一般用水密封,隔绝空气,创造无氧环境,有利于乳酸菌发酵。 (2)分析题图可知,与第三天相比,第八天亚硝酸盐含量较低,因此第8天后的泡菜更适于食用;由于乳酸菌发酵产物是乳酸,因此在发酵过程中PH会逐渐降低。 (3)在稀释度足够高的菌落里,聚集在一起的乳酸菌将被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因此分离纯化乳酸菌时,首先需要用无菌水对泡菜滤液进行梯度稀释。分离纯化所用固体培养基中因含有碳酸钙而不透明,乳酸菌产生的乳酸能溶解培养基中的碳酸钙,从而使培养基在分离纯化过程中会形成透明圈,同时起到鉴定乳酸菌的目的。 (4)若要长期保存乳酸菌,菌液中常需要加入一定量的甘油,且要放置在-20℃的冷冻箱中。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研究小组以紫葡萄为原料制作葡萄酒的基本流程和装置示意图如下。

请回答:

(1)制作葡萄浆前,对葡萄进行_________和用红色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制作酵母悬液时,在干酵母中加入少量温水和极少蔗糖,待酵母悬液中出现_______即可。

(2)装瓶后开始一段时间,发酵瓶中溶解氧的含量变化是______。发酵过程中,发酵瓶中酒精的含量变化是________

(3)下列关于装置中有水弯管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中,判断发酵完毕的依据是______

A.发酵瓶中pH开始下降

B.发酵瓶中停止出现气泡

C.发酵瓶中酒精浓度达到30%

D.发酵瓶中酵母菌数量急剧减少

(5)欲利用葡萄酒制作果醋,发酵瓶中应加入的菌种是______,该菌种在________条件下能将乙醇氧化为醋酸,发酵温度为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纤维素和纤维素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中不含能量,且人和其他动物无消化纤维素的酶,因此无法作为能源物质

B. 纤维素是一种由葡萄糖缩合而成的还原性多糖

C. 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至少包括C1酶、Cx酶和葡萄糖苷酶三种

D. 葡萄糖苷酶可把纤维素分解成葡萄糖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只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不能分离微生物

B. 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菌落

C. 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

D. 应用稀释涂布平板法对微生物进行计数的估计值比实际值偏小

 

查看答案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

①加尿素 ②不加尿素 ③加琼脂糖 ④不加琼脂糖⑤加葡萄糖 ⑥不加葡萄糖 ⑦加硝酸盐 ⑧不加硝酸盐

A. ①③⑤⑦ B. ②④⑥⑧

C. ①③⑤⑧ D. ①④⑥⑦

 

查看答案

现有两种固体培养基,已知其配制时所加的成分和含量如下表,用这两种培养基分别去分离土壤中的两种微生物,你认为它们适于分离        (  )

成分

KH2PO4

MgSO4·

7H2O

NaCl

CaSO4·

2H2O

CaCO3

葡萄

纯淀

甲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

0.5%

2%

乙培养基

0.02%

0.02%

0.02%

0.01%

0.5%

 

 

A.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

B.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自生固氮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自生固氮菌

C.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酵母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真菌

D. 甲培养基适于分离自养型共生细菌;乙培养基适于分离异养型共生固氮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