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泡菜是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

泡菜是人们广泛喜爱的一种菜肴。但在腌制过程中,由于一些硝酸盐还原菌的作用,会产生一定量的亚硝酸盐,亚硝酸盐与胺类结合成亚硝胺后具有致癌作用。某校自然科学课外研究小组为探究泡菜在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及其高峰出现的时期。进行了如下实验:①选1、2、3三只容积相同的泡菜坛,分别加入等量的新鲜蔬菜;②再在坛中加满经煮沸后冷却的质量分数为10%的食盐溶液;③封坛前分别测量各坛中溶液的亚硝酸盐含量;④封坛,并置于15~20 ℃环境中;⑤以后每隔4天测量一次,直至泡菜能够食用为止,周期约为16天。所得数据如下表所列: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亚硝酸盐含量(mg/kg)

封坛前

第4天

第8天

第12天

第16天

1号坛

0.15

0.6

0.2

0.1

0.1

2号坛

0.15

0.2

0.1

0.05

0.05

3号坛

0.15

0.7

0.6

0.2

0.2

 

(1)在该项研究中,要同时取同样处理的3只坛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举出一种即可)。

(3)试在下图中以坐标曲线表示上述实验结果,并根据曲线得出合理结论

   ______

根据曲线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减少实验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 泡菜腌制过程中封坛后至第4天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解析】 试题分析表格:泡菜制作的原理:乳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分解糖类,形成乳酸,,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但都在泡菜腌制过程中封坛后至第4天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1)在该项研究中,要同时取同样处置的3只坛的目的是减少实验误差,使结论更可靠。 (2)由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3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 (3)根据表中数据首先取平均值,然后再描点绘图如下: 。 根据曲线可知,泡菜腌制过程中封坛后至第4天亚硝酸盐含量最高以后逐渐减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同学利用图1所示装置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可分别利用酵母菌和________菌制作果酒和果醋,这两种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后者为__________(填“厌氧”“好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

(2)加入苹果汁时,瓶内要留出大约1/3的空间,目的是____________

(3)酵母菌利用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_________,密封充气口后可用_____________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

(4)要利用苹果酒继续发酵生产苹果醋,接种发酵所用菌种后,需要将发酵温度改变为__________,并____________

(5)图2中能表示装置内液体发酵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填序号)。

 

查看答案

请阅读以下短文并回答相关问题: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选自鲁迅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百草园”这个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百草园”的枯枝落叶或动物尸体不会大量堆积,从生态学角度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百草园”中某昆虫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____信息,说明___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请再找出“百草园”中体现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一个例子:________

(4)下图为“百草园”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则B、D的含义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的部分示意图,①②③④各代表一定的能量值,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  )   

A. ①表示流经生态系统内部的总能量

B. 从能量关系看②>③+④

C. 一般情况下,②为①的10%~20%

D. 生物与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一般不可逆转,所以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

 

查看答案

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 )

A. 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

B. 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

C. 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

D. 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

 

查看答案

稀释涂布平板法是微生物培养中的一种常用的接种方法。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操作中需要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浓度梯度稀释

B. 需将不同稀释浓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固体培养基表面

C. 不同浓度的菌液均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

D. 操作过程中对培养基和涂布器等均需进行严格灭菌处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