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

某生态系统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同化的能量.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

种群

同化能量

1.1x108

2x107

1.4x109

9x107

3.4x106

 

(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_,若甲的数量减少,戊的数量______(会或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中______(数字)=2×107,④表示______

(4)图2中______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属于______ 信息,说明______离不开信息传递.

 

第三营养级 不会 ② 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c、d 化学 种群繁衍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结合图表,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要求考生识记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掌握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能根据各生物种群同化的能量写出食物网;识记种群的特征,能结合图表中信息准确答题。分析图1:A表示摄入能量,B表示同化能量,C表示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热能形式散失的能量,E表示分解者分解利用的能量。分析图2:图2是种群乙10年内种群数量变化的情况,图中λ表示该种群数量是上一年种群数量的倍数。1-4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4-8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减少,8-10年,λ>1种群数量不断增加。 (1)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且能量传递效率是10%~20%。结合表中数据可知,丙是第一营养级,甲和丁都处于第二营养级,乙处于第三营养级,戊处于第四营养级。据此写出的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见答案。 (2)种群乙是该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第三营养级;若甲的数量减少,乙的食物来源还有丁,因此戊的数量不会发生明显变化。 (3)图1表示有关种群乙的能量变化,其中②表示乙的同化量=2×107;C表示用于乙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4)图2中a、e两点时λ>1,种群数量增加;c、d两点时λ<1,种群减少;b点时λ=1,种群数量保持稳定,因此,c、d两点的种群年龄组成是衰退型。 (5)乙种群中雌雄个体通过气味相互识别,这种气味是某种化学物质散发出来的,属于化学信息,这说明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传递。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为某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为该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图1中构成生物群落的是________,与CO2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有关的生理活动主要是光合作用。其中①过程表示________作用,大气中CO2的来源除了左图中所示之外,还可来自于________

(2)图2中有________条食物链,处于最高营养级的是________。丙和丁的关系是________。该食物网中,若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量为1×108kJ,能量传递效率按10%~20%计算,则最高营养级至少能获得________kJ的能量。

(3)若由于某种原因,甲中某种绿色植物的数量锐减,该生态系统中其他生物的数量发生了较大波动后又逐渐趋于稳定,说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是通过________调节来实现的。

 

查看答案

地球表面的70%左右都是海洋,海洋越来越受到全人类的观注,海洋是生物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调节大气中氧气与二氧化碳相对稳定的主要任务,同时也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有关人员调查海洋某些方面得到数据图:

(1)根据图甲分析,要获得最大持续捕捞量,捕捞后大黄鱼种群数量应处于 ______ 点,请阐述你的理由 ______ .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大黄鱼种群密度,其结果调查的种群密度数据偏高于实际密度,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

(2)海洋鱼类生活在不同的水层,这体现了生物群落的 ______ 结构.一艘废弃的轮船停泊于海边,不久船体外面就有绿藻、细菌、藤壶、牡蛎等生物附着形成一个群落,这个变化过程被称为 ______

(3)请用字母和箭头表示出图乙中是食物链或食物网 ______ ,其中能量在第二营养级和第三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为 ______

(4)海洋会受到石油、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污染.如果污染超过海洋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海洋生态系统就很难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为海洋的 ______ 高,恢复力稳定性就低.

 

查看答案

某人工湖内有机质较丰富,有较多的蓝藻、绿眼虫、变形虫、草履虫及水生植物等。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用湖水制作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研究。在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如图一所示。要对①进行放大重点观察,显微镜的操作包括以下步骤:a.移动载玻片;b.调节光圈和反光镜;c.转动转换器;d.转动细准焦螺旋。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正确的操作在高倍镜下观察①,绘制模式图(如图二所示)。据图可以判断该细胞属于________(填“原核细胞”或“真核细胞”),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

(3)若此湖水体被污染、富营养化等,湖中的蓝藻会使湖泊发生________现象。

(4)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湖中所有的细菌________(填“能”或“不能”)构成种群,理由是________;湖中的水及无机盐等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组成成分,理由是________

 

查看答案

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  )

选项

取样时间

检测试剂

检测结果

A

第10天

斐林试剂

不显色

B

第20天

双缩脲试剂

不显色

C

第30天

苏丹Ⅲ试剂

红色

D

第40天

碘液

不显色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双缩脲试剂(A液:0.lg/mL的NaOH溶液,B液:0.0lg/mL的CuSO4溶液)可以用来检测生物组织中是否存在蛋白质。下列操作步骤正确的是

A. 待测组织样液→加入B液1mL→注入A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B. 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1mL→注入B液4滴→观察颜色变化

C. 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和B液的混合液1mL→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D. 待测组织样液→加入A液1mL→注入B液4滴→水浴加热→观察颜色变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