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间变化代替时间变化进行调查是植物群落演替研究的常用方法。近年来人为开发 及黄河下游水量的减少造成地下水位下降,使得青龙湖湿地植物群落发生了较显著变化。 研究人员对现阶段该湿地的植物群落分布情况进行调查(群落名称以优势种植物命名), 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通过统计样方内优势种植物的个体数可获知物种丰富度
B. 据图推测,随水位下降由兹草群落逐渐向芦苇群落演替
C. 群落中优势物种的改变可作为群落演替的标志之一
D. 群落的丰富度变化与其周围的环境因素有关
科研工作者为了预测某草原鼠害的发生情况,采用标志重捕法对该草原1公顷范围内 的田鼠数量进行调查,发现在调查的第一个月内,种群数量每天增加1.5%。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A. 调查的第一个月内,田鼠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B. 田鼠种群增长的模型可构建为N1=N0 λt,其中λ为1. 5
C. 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数x第二次捕获数)÷第二次捕获中标记个体数
D. 当田鼠种群的出生率等于死亡率时,是防治鼠害的最佳时期
一条河流将生活在美国科罗拉多大峡谷的Abert松鼠分隔成两个种群,其中生活在峡 谷北侧的种群在体色和形态等方面都发生了明显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一个种群发生的突变和基因重组对另一个种群的基因频率有影响
B. 峡谷北侧种群在体色和形态的变化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种群中发生的基因突变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
D. 种群基因库中的基因频率发生改变,说明形成了新物种
某兴趣小组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处理刚开始发芽的大豆芽,三天后观察到的胚轴生长 情况依次如图(“一”表示未用生一长素处理,“十”表示用生长素处理,"+”越多激素 浓度越高),该实验可作为探究生长素促进胚轴伸长的最适浓度的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A组大豆芽作为对照组,其体内不含生长素
B. 在正式实验时还需设计不含生长素的空白对照组
C. 图示结果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 为减少实验误差,每组需要处理多株大豆芽
鸡霍乱病原菌易致鸡死亡。1880年巴斯德用久置的鸡霍乱咨病原菌对鸡群进行注射,意外发现全部鸡存活。再次培养新鲜病原菌,并在第一次注射鸡群的基础上扩大注射范围, 进行第二次注射,结果仅有部分鸡存活(不考虑病原菌发生变异)。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第一次注射时,久置的霍乱病原菌未引起免疫应答
B. 第二次注射后,存活的鸡中绝大多数接受过第一次注射
C. 第二次注射后,死亡的鸡体内缺乏产生相应抗体的记忆细胞
D. 如果继续对存活的鸡注射新鲜病原菌,结果可能仅有少部分鸡存活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pH稳态的维持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共同参与
B. 在寒冷环境中,体温相对稳定主要依靠神经一体液调节
C. 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 内环境达到稳态时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Na+相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