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氧呼吸过程中,水分子参与反应的过程和生成水分子的过程分别在( )
A. 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 B. 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
C. 第二阶段和第二阶段 D. 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
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三磷酸腺苷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其结构简式为A-P~P~P
B. 蓝藻内产生ATP的场所没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C. 植物细胞产生的ATP,均可用于一切生命活动
D. ATP中远离A的高能磷酸键容易断裂也容易重新形成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ATP中的能量都来源于光能或化学能
B. ATP的合成不一定伴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C. 短跑过程中,细胞内产生ATP的速率与产生ADP的速率平衡
D. ATP与ADP的相互转化是时刻不停地发生
几位同学在探索pH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时,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其中操作顺序最合理的是( )
①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新鲜的α-淀粉酶溶液1mL ②置于适宜温度下保温5min③ 分别置于100℃、60℃、0℃环境中保温5min④ 在三个试管中各加入可溶性淀粉溶液2mL ⑤加入斐林试剂后,水浴加热,观察现象 ⑥将试管中溶液的pH分别调到3、7、11,保持5min.
A. ①④②③⑤ B. ①⑥④②⑤ C. ①②⑥③⑤ D. ②⑥①③⑤
如图为酶作用的模式图,据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模型中b为催化该反应的酶
B. 该模型中c为该反应的底物
C. 该模型能体现酶不受温度影响
D. 该模型体现了酶具有专一性
某同学设计的渗透装置实验如图所示(开始时状态),烧杯中盛放有蒸馏水。图中猪膀胱膜允许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段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微量,不考虑酶对蔗糖溶液浓度的影响)。有关该实验描述正确的是( )
A. 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酶后即下降,然后上升
B.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保持一定的液面差不变
C. 在烧杯中加酶后可检测出的有机物仅有葡萄糖
D. 漏斗中液面先上升,加酶后继续上升,然后下降,最后保持内外液面基本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