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A. 由于水肥充足,小麦出现穗多粒大的性状
B. 紫外线照射使人患皮肤癌
C. 在棕色猕猴的自然种群中出现了白色的猕猴
D. 人由于晒太阳而使皮肤变黑
某转运RNA的反密码子为CAU,它所转运的氨基酸是( )
A.缬氨酸GUA B.组氨酸CAU C.酪氨酸UAC D.甲硫氨酸AUG
DNA复制、转录和翻译后分别形成( )
A. DNA、RNA、蛋白质 B. DNA、RNA、氨基酸
C. RNA、DNA、核酸 D. RNA、DNA、脱氧核糖
已知细胞合成DNA有D和S两条途径,其中D途径能被氨基嘌呤阻断。人淋巴细胞中有这两种DNA的合成途径,但一般不分裂增殖。鼠骨髓瘤细胞中尽管没有S途径,但能不断分裂增殖。将这两种细胞在培养皿中混合,加促融剂促进细胞融合,获得杂种细胞,并生产单克隆抗体。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生产单克隆抗体时,一般不直接利用B淋巴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过程中,常用的与植物细胞融合相同的诱导剂是__________。
(3)②过程为________培养,培养液中还需通入气体物质,其中通入C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④表示杂交瘤细胞的扩大培养,其既可在体外培养,也可注射到小鼠________内培养,体内培养与体外培养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从培养液中分离出杂交瘤细胞,需要③过程向培养液中加入_____________,理由是杂交瘤细胞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途径合成DNA,从而才能在该培养液中增殖。
土壤中的苯酚(C6H5OH)对环境有极大的污染,实验室希望能从土壤中分离出能专一性降解苯酚的微生物,如图是部分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分离纯化目的菌种,①~④步骤的培养基中都加入了一定浓度的苯酚,该物质能为微生物提供________,除此以外,培养基中一般都还需要水、____________等营养物质。
(2)制备步骤④所需要的固体培养基,操作顺序是:计算→称量→________→调pH→________→倒平板。为了在步骤⑤的平板上形成单个的菌落,涂布平板前,需要对培养液进行多次稀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人员想通过比较试管甲和乙中微生物的生长情况,来证明分离出来的微生物只能以苯酚作为碳源,若甲试管中的液体培养基中的唯一碳源是苯酚,那么,乙试管中培养基成分与甲相比,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研究人员对甲、乙两只试管进行接种时,所选菌种都来自步骤⑤平板上的同一个单菌落,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科研小组用60Co照射棉花种子。诱变当代获得棕色(纤维颜色)新性状,诱变I代获得低酚(棉酚含量)新性状。已知棉花的纤维颜色由一对基因(A、a)控制,棉酚含量由另一对基因(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
(1)两个新性状中,棕色是________性状,低酚是______性状。
(2)诱变当代中,棕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白色、高酚的棉花植株基因型是_______。
(3)棕色棉抗虫能力强,低酚棉产量高。为获得抗虫高产棉花新品种,研究人员将诱变I代中棕色、高酚植株自交。每株自交后代种植在一个单独的区域,从____的区域中得到纯合棕色、高酚植株。
(4)请你利用该纯合体作为一个亲本,再从诱变I代中选择另一个亲本,设计一方案,尽快选育出抗虫高产(棕色、低酚)的纯合棉花新品种(用遗传图解和必要的文字表示)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