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研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某生物小组制作了下图中 c-f 所示装置,判断不合理的是
A. 连接 e→d→c→d,从 e 侧通气,第二个 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有氧呼吸
B. 将 f 放置一段时间后,连接 f→d,d 中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C. 连接 e→d→c→d ,从 e 侧通气第一个 d 的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CO2 使石灰水变浑浊,可验证酵母菌进行了无氧呼吸
D. 结果表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生成了CO2
将某绿色植物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内,研究温度对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其他实验条件都是理想的),实验以CO2的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实验结果(如下表)。
温度/℃ | 5 | 10 | 15 | 20 | 25 | 30 | 35 |
光照下吸收 CO2/(mg·h-1) | 1.00 | 1.75 | 2.50 | 3.25 | 3.75 | 3.50 | 3.00 |
黑暗中释放 CO2/(mg·h-1) | 0.50 | 0.75 | 1.00 | 1.50 | 2.25 | 3.00 | 3.50 |
下列对该表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A. 昼夜不停地光照,在5 ℃时该植物不能生长
B. 昼夜不停地光照,该植物生长的最适宜温度是30 ℃
C. 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均保持在20 ℃的条件下,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最多
D. 每天交替进行12 h光照、12 h黑暗,温度在30 ℃时,该植物积累的有机物是温度在10 ℃时的2倍
下图为高等植物细胞内发生的部分物质转化过程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发生在生物膜上的过程有②、③、④
B. 人体细胞中也可发生的过程有②、④
C. 过程①、③都消耗 ATP
D. 过程①消耗的 CO2 总是少于②产生的 CO2
下 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核糖体是蓝藻、细菌、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
B.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CO2和H2O
C.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含有 DNA、RNA、蛋白质和磷脂等成分
D. 在植物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加强
叶绿体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下列关于叶绿体及色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植物细胞都有叶绿体,叶绿体分布在植物细胞的整个细胞中
B. 叶绿素在高等植物体内有两种,叶绿素 a 呈蓝绿色,叶绿素 b 呈黄绿色
C. 同线粒体一样,叶绿体的内膜极大地扩展了受光面积
D. 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红光和蓝紫光进行光合作用
在有光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一定在基质中进行的是
A. 二氧化碳的消耗 B. 还原氢的生成
C. 氧气的产生 D. 水的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