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系统作用的效果反过来又促进或抑制了这个系统的工作,如果是促进,该调节就是正反馈,反之则是负反馈。下图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图2为某湖泊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图1中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构成了完整的生态系统
B. 甲、乙、丙三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乙→丙→甲
C. 乙一定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最可能是草本植物
D. 图1中存在负反馈调节,图2中存在正反馈调节
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及其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生态系统中,植物的叶、芽能感受多样化的物理信息
B. 蜜蜂跳舞和鸟类的“求偶炫耀”均是典型的行为信息
C. 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
D. 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弃耕农田的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一般会逐渐增多
C. 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 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对培养在试管中的酵母菌定期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
B. 该种群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 每次取样前都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 应在计数室上滴加培养液后再放盖玻片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黑光灯诱捕法
③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
④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⑤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草原兔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K2为草原兔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说明此地草原兔种群的K值为K2
B. a段快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 草原兔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 草原群落和森林群落都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都会发生演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