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表示两个群落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的变化,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群落演替是一个群落替代另一个群落的过程
B. 弃耕农田的土壤表层有机物质一般会逐渐增多
C. 甲中①②处的物种组成相同
D. 若气候条件适宜,甲、乙均可演替成森林
某学生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对培养在试管中的酵母菌定期用血球计数板进行计数,根据实验结果绘制出如图所示的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实验过程中酵母菌种群的年龄组成有变化
B. 该种群在不同时间的增长速率可能相同
C. 每次取样前都需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
D. 应在计数室上滴加培养液后再放盖玻片
下列有关生物学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取样的关键是随机取样
②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时用黑光灯诱捕法
③在探究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实验中,用浸泡法处理时要求时间较长、溶液浓度较低,沾蘸法则正好相反
④记名计算法是按预先确定的多度等级来估计单位面积上个体数量的多少
⑤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对血糖水平进行调节的机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①③⑤
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草原兔种群数量变化曲线,其中虚线表示草原兔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K2为草原兔种群数量的最大值,说明此地草原兔种群的K值为K2
B. a段快速增长的原因可能是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
C. 草原兔的栖息地遭到破坏后,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主要原因是食物不足
D. 草原群落和森林群落都有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也都会发生演替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IAA)影响某植物幼苗乙烯生成和茎切段长度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据此可知( )
A. 茎切段长度的变化只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节
B. 生长素对茎切段伸长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C. 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
D. 生长素和乙烯对茎切段伸长的作用是相似的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调节与应用,不正确的是( )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IAA促进细胞伸长,使植物增高 ②脱落酸和细胞分裂素对细胞分裂的作用相反 ③若研究发现赤霉菌产生的某种物质能促进植物长高,则可说明该物质是促生长的植物激素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③④ D. 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