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

已知鱼鳔是一种半透膜。若向鱼鳔内注入适量20%蔗糖溶液、排出鱼鳔内的空气,扎紧开口,将其浸没在盛10%蔗糖溶液的烧杯中,下列能正确表示烧杯内蔗糖溶液浓度随时间变化趋势的示意图是(   )

A.     B.

C.     D.

 

B 【解析】 试题鱼鳔内盛有20%的蔗糖溶液,而鱼鳔外是10%的蔗糖溶液,依据渗透作用原理,水分子总的渗透方向表现为从鳔外向鳔内,从而导致鳔外浓度升高,一段时间后,达到平衡。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一次施肥过多,作物会变得枯萎发黄,俗称烧苗,其原因是 ( )

A. 根系细胞呼吸过强,影响根对水分的吸收    B. 土壤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C. 土壤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    D. 土壤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

 

查看答案

紫色洋葱鳞片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后的正确图是(    )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

根毛细胞从土壤溶液中吸收水分的原因是(    )

A. 细胞壁是全透性的    B. 细胞液浓度低于土壤溶液浓度

C. 细胞液浓度高于土壤溶液浓度    D. 细胞液浓度与土壤溶液浓度相等

 

查看答案

科学家利用土壤农杆菌把编码霍乱毒素的无毒性β链的基因转移到苜蓿细胞,再将其培养成幼苗。动物食用这种苜蓿苗后,霍乱毒素β链很快被喉、肠胃等部位的分泌性粘液细胞吸收,从而刺激特异性抗体的大量产生,使机体获得对霍乱的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

⑴从高效表达霍乱毒素β链的生物体中提取mRNA,通过____获得____用于PCR扩增,可得到大量含有霍乱毒素β链基因的DNA片段。PCR时需设计一对与霍乱毒素β链基因两端序列互补配对的引物(引物1和引物2),为方便构建重组质粒,在引物中需要增加适当的____位点。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

⑵将目的基因插入到土壤农杆菌Ti质粒的____上,通过农杆菌的转化,目的基因就能整合到苜蓿细胞的染色体DNA上,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

⑶Ti质粒上有一个tms片段能促进生长素的大量合成,在对Ti质粒改造时应____,以防苜蓿体内生长素浓度过高而抑制苜蓿生长。

⑷欲检测苜蓿细胞内是否具有霍乱毒素β链,在分子水平上检测的方法是从转基因的苜蓿细胞中提取蛋白质,进行____

 

查看答案

绒毛皂荚是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目前,世界上仅有湖南南岳幸存两株。中国科学家为了保护这一树种,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来扩大其种苗繁殖。下图是科学家利用绒毛皂荚的种子进行快速繁殖的实验过程。请回答问题:

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为什么要强调所用器械的灭菌和实验人员的无菌操作?____

⑵本实验采用胚轴进行组织培养,成功率远高于采用绒毛皂荚的其它部分(如茎、叶、花),原因是____

⑶绒毛皂荚的细胞中富含皂素,可用作丝绸和家具的洗涤剂。为了大量生产皂素,可以对图中的____进行大规模培养,原因是____

⑷为探究诱导愈伤组织所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最佳浓度组合,科学家做了一组实验,结果如下:

培养基

调节剂种类和含量(mg/L)

愈伤组织诱导率(%)

6—BA

KT

IAA

实验1

实验2

实验3

平均值

1

1.0

0.2

0.1

65.0

68.3

66.7

66.7

2

1.0

0.4

0.2

93.8

94.7

92.8

93.8

3

1.0

0.6

0.3

91.3

88.9

89.8

90.0

4

2.0

0.2

0.3

95.2

94.6

95.1

95.0

5

2.0

0.4

0.1

83.2

86.8

85.0

85.0

6

2.0

0.6

0.2

76.6

79.0

76.3

77.3

7

3.0

0.2

0.2

84.0

86.4

86.7

85.7

8

3.0

0.4

0.3

91.0

90.0

90.5

90.5

9

3.0

0.6

0.1

95.0

96.0

95.5

95.5

 

注:愈伤组织诱导率(%)=产生愈伤组织的外植体数/接种外植体总数×100%

①每个培养基设置了3次重复实验,其目的是____

②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浓度的蔗糖的目的是提供营养和____

③综合以上结果,____号培养基最有利于诱导愈伤组织形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