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面图一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

下面图一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为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B、C、D是丙中具有捕食关系的四种生物的能量分配情况,图二是能量流经图一所示生态系统第二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其中能量的单位为kJ。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丙中A为第____营养级,②过程中碳的传递形式是______,③代表的生理作用为____

⑵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960kJ,则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____,从中可以看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____的特点。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植物遗体以及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应该包含____

⑶该生态系统中有的捕食者可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去捕猎,有的被捕食者同样也能够依据捕食者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传递可以____。该生态系统维持稳定的调节基础是____

 

二 有机物 分解(呼吸)作用 13.5%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草食动物(初级消费者或A)的粪便中的能量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负反馈调节 【解析】 据题文描述和图示分析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生态系统的结构、碳循环与能量流动及其稳定性、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1)依题意并分析图一,依据箭头的指向可推知:甲为大气中的CO2库;乙为生产者;丙为消费者,其中A为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B为次级消费者,C为三级消费者,D为四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②过程表示生产者的遗体、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利用,其中碳的传递形式是有机物。③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2) 分析图二可知:第二营养级固定的能量为(160+240)=400 kJ。若图一中的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2960kJ,则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是(400÷2960)×100%≈13.5%。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草食动物(初级消费者或A)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绿色植物的同化量,最终被分解者所利用。可见,由绿色植物流入分解者的能量除植物遗体以及残枝落叶中的能量外,还应该包含草食动物(初级消费者或A)的粪便中的能量。 (3) 该生态系统中有的捕食者可依据被捕食者的气味去捕猎,有的被捕食者同样也能够依据捕食者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表明信息传递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调查小组对一个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相关的生态学调查。下图是连续多年对该地某植物种群的研究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⑴研究过程中常采用的调查方法是____,运用该方法调查的关键是要注意____

⑵1~5年内该种群增长曲线呈____增长。若自然环境无明显变化,5~10年,λ变化的原因是____,该时段种群年龄组成为______型。该种群在20年中种群数量最少的是第____年,为避免该种群数量进一步下降,对其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____

⑶若要调查该草原植物类群丰富度,设计最小样方面积的原则是保证在该面积内____。调查表明该草原物种数量的变化关键是人为因素,由此可见人类的活动会使群落演替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甲图是胚芽鞘有关实验过程图,乙图是一段植物茎上芽的分布情况图,丙图是玉米种子萌发后的幼苗横放示意图,丁图是不同浓度生长素对植物器官生长的影响曲线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胚芽鞘生长情况是____,如果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为丁图中的a,则琼脂块B中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

⑵乙图中侧芽生长受到抑制,其原因是____,如果此时顶芽中生长素浓度为丁图中的a,则侧芽中生长素浓度范围是____

⑶丙图中玉米幼苗在黑暗环境中一段时间后,根、茎分别出现不同的生长情况,此时生长受到抑制的是____侧(填图中字母)。玉米种子萌发初期相关激素增加,促进了淀粉的水解,然后____(填激素)增加,使细胞的分裂加快。 

⑷由丁图可以看出生长素作用的特点是____

 

查看答案

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其种类很多,根据作用效果,可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们共同参与生命活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甲图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表示抑制),乙图是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甲图中,神经元b释放存储在____中的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使Na+通道打开,促进Na+___(内或外)流,引发突触后膜 ____变化,使脊髓运动神经元兴奋。

⑵甲图中,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其生理意义是____。这说明脑中的高级神经中枢对脊髓中的低级神经中枢有一定的____作用。

⑶研究发现,在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也存在多巴胺受体(自身受体),如果自身受体与多巴胺结合,会导致Ca2+内流减少,使轴突末梢的兴奋性下降,从而____多巴胺合成、释放。

⑷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发现其病因主要是黑质损伤、退变,多巴胺合成减少。由图中黑质-纹状体相互调节关系,可以推测帕金森病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____。对比甲、乙两图,请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等。

 

查看答案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受到各种有害刺激时,机体为抵抗这些有害刺激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下引起的一系列全身反应。某研究小组为了研究有害刺激下“神经-体液-免疫”调节机制,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展示了有关调节过程,表格记录了部分实验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环境温度

血浆中糖皮质激素

GC(μg.ml-1

全血中T细胞(%)

22 ℃

1.25

28.61

30 ℃

2.24

24.39

35 ℃

3.06

17.26

40 ℃

3.42

16.94

 

⑴据表分析可知,高温应激时GC分泌增高,T细胞含量____,其可能原因是GC对免疫系统有____(促进或抑制或无影响)作用。 

⑵图中体温调节中枢是____,其中“高温→脑干→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糖皮质激素”的调节方式是____调节。

⑶高温刺激下,下丘脑合成、分泌的____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合成、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通过____运输到肾上腺,促进肾上腺皮质合成、分泌GC。

⑷当GC达到一定水平时,反过来会抑制____(填器官)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调节,其生理意义是____

 

查看答案

下面甲图是某人血液生化六项检查的化验单,乙图是此人某组织的内环境示意图,A、B处的箭头表示血液流动方向。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在做血液生化检查前要处于“空腹”状态,医学上的“空腹”一般要求采血前12~14小时内禁食,其原因是____

⑵血浆中每种成分的参考值都有一个变化范围,说明内环境的稳态是____

⑶乙图中的____(填序号)共同构成细胞外液,乙图中___(填序号)的氧气浓度最低。

⑷血清葡萄糖存在于乙图中的____(填序号),血清中的葡萄糖分子被细胞②利用,至少要通过____层磷脂分子。

⑸如果乙图表示此人的肌肉组织,则B端比A端明显减少的物质有____

⑹对此人做进一步的检查发现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正常,试推测其血糖浓度明显偏高的原因可能是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