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

某生物兴趣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时,进行了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①培养酵母菌时,必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 

②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 

③将培养液振荡摇匀后,用吸管取一定量的培养液 

④在血细胞计数板中央滴一滴培养液,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边缘多余培养液 

⑤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待酵母菌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 

⑥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

A. ①②③④⑥    B. ②③⑤⑥    C. ①②③⑥    D. ②③④⑥

 

B 【解析】 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 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培养酵母菌时,不必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①错误;将适量干酵母放入装有一定浓度葡萄糖溶液的锥形瓶中,在适宜条件下培养,②正确;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实验误差,③正确;利用血细胞计数板计数时,应先将盖玻片放在血细胞计数板的计数室上,在盖玻片的边缘滴加培养液,让培养液自行渗入,用滤纸吸去多余培养液,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载物台中央,在显微镜下观察、计数,④错误,⑤正确;计数时,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上的,⑥正确。综上分析,供选答案组合,B正确,A、C、D均错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中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种群的数量特征。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甲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乙为迁入率和迁出率

B. 丙为年龄组成,可预示种群数量的未来变化趋势

C. 丁为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来间接影响种群密度

D. 对种群密度定期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

 

查看答案

关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用乙烯利催熟凤梨,可以使凤梨有计划地成批上市

B. 2,4-D、NAA等植物生长调节剂不具有两重性的作用特点

C. 黄瓜开花期遭遇大雨,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以减少损失

D. 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可以产生α-淀粉酶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发育中的果实产生的生长素可促进种子的发育

B. 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

C. 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在植物体中含量很少

D. 达尔文在金丝雀虉草胚芽鞘向光性实验中发现了生长素

 

查看答案

艾滋病在泰州呈现低流行态势,感染者中男性超八成。今年1-9月,我市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108例,死亡17例。下列有关艾滋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与艾滋病患者共用纹身、纹眉器械不会感染艾滋病

B. 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发现患者应及时对其进行长期隔离

C. 艾滋病患者体内T细胞的数量会逐渐减少,免疫能力会逐渐丧失

D. 艾滋病患者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大大提高,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

 

查看答案

人体免疫可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下列生理过程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    )

A. 皮肤、黏膜等抵御病原体的攻击

B. 体液中杀菌物质消灭病原体

C. 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并将之消化

D. 抗体与相应的抗原发生免疫反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