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分别是神经元结构示意图和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元由细胞体、长的树突、短的轴突共同构成
B. 只要刺激神经元,神经元均能产生兴奋,并传导兴奋
C. ③是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稍与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构成
D. 完整的反射弧一般需要2个神经元参与组成
下列有关兴奋传导方向的表示正确的是
A. B.
C.
D.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理化性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
C. HCO3-、HPO42-等离子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 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
下列物质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葡萄糖 B. 乳酸 C. 糖原 D. 胰岛素
某育种科学家在农田中发现一株大穗不抗病的小麦(控制小麦穗大与小的基因分别用D、d表示,控制不抗病与抗病的基因分别用T、t),自花授粉后获得160粒种子,这些种子发育成的小麦中有30株为大穗抗病,有X(X≠0)株为小穗抗病,其余都不抗病。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30株大穗抗病小麦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其中从理论上推测能稳定遗传的约为____株。
(2)若将这30株大穗抗病的小麦作为亲本自交,在其F1中选择大穗抗病的再进行自交,F2中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占F2中所有大穗抗病的比例约为___________。
(3)将选出的大穗抗病小麦种子晒干后放在容器内,采用什么措施可延长贮存期(请举出三种以上措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选育能稳定遗传的大穗抗病小麦还可以采用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受达尔文进化思想的启发,广泛开展了人工动、植物育种研究。通过人工创造变异选育优良的新品种。这—过程人们形象地称为“人工进化”。
(1)某农民在水稻田中发现一矮秆植株,将这株水稻连续种植几代,仍保持矮秆,这种变异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的________期。
(2)我国科学家通过航天搭载种子或块茎进行蔬菜作物的育种,用空间辐射等因素创造变异。这种变异类型可能属于_______________。
(3)若以某植物抗病高秆品种与感病矮秆品种杂交,选育抗病矮秆品种,其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假设该植物具有3对同源染色体,用杂种一代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其单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遗传物质)完全来自父本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