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测定植物a细胞液...

为研究植物a能不能移植到b地生长,某生物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一测定植物a细胞液浓度的实验方案,实验结果如下表。同时他们又测定了b地土壤溶液浓度。为保证植物a移植后能正常生存,该地土壤溶液的浓度应(  ) 

浓度(mol/L)

0.15

0.2

0.25

0.3

质壁分离

不分离

刚分离

显著

显著

 

 

A. ≥0.2    B. ≤0.2    C. ≥0.3    D. <0.2

 

D 【解析】 根据表格分析,植物a在浓度为0.15 mol/L的溶液浓度中不分离,而在浓度为0.2 mol/L的溶液中刚好发生质壁分离,而细胞液浓度范围等于未发生质壁分离和刚刚发生质壁分离的外界溶液的浓度范围,说明植物a的细胞液浓度为0.15~0.2 mol/L。 根据以上分析已知,植物a的细胞液浓度为0.15~0.2 mol/L,又因为该植物适合在b地生长,说明其细胞能够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则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即b地土壤溶液浓度应该小于0.2 mol/L,故选D。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对某动物细胞进行荧光标记实验,如下示意图所示,其基本过程:①用某种荧光染料标记该动物细胞,细胞表面出现荧光斑点。②用激光束照射该细胞表面的某一区域,该区域荧光淬灭(消失)。③停止激光束照射一段时间后,该区域的荧光逐渐恢复,即又出现了斑点。上述实验不能说明的是(  )

A. 细胞膜具有流动性

B. 荧光染料能与细胞膜组成成分结合

C.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物质跨膜运输的速率

D. 根据荧光恢复的速率可推算出膜中蛋白质或脂质的流动速率

 

查看答案

图表示细胞对大分子物质“胞吞”和“胞吐”的过程。下列与此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a与b均要以膜的流动性为基础才可能发生

B. a要有细胞表面识别和内部供能才可能完成

C. b表示细胞分泌的同时会导致膜成分的更新

D. b与a分别是细胞排泄废物和摄取养分的基本方式

 

查看答案

图甲表示四种不同的物质在一个动物细胞内外的相对浓度差异。通过图乙所示的过程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差异的物质是

A. Na+    B. CO2    C. 胰岛素    D. K+

 

查看答案

图示植物根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吸收K+与某些条件之间的关系。纵坐标表示吸收的速率,横坐标表示某个条件,假定其他条件均为理想状态,则A.B.C.d四幅图的横坐标分别表示的条件正确的一组是(  )。

A. 载体数量、温度变化、氧气浓度、光照条件

B. 氧气浓度、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

C. 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温度变化

D. 温度变化、光照条件、载体数量、氧气浓度

 

查看答案

2010•普陀区一模)如图甲、乙、丙分别示意物质跨膜运输的三种方式.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氧及K+离子等以甲方式进入细胞

B. 甲和乙两种方式都属于被动运输

C. 物质以丙的方式进入细胞的过程可以释放能量

D. 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及颗粒性物质以丙的方式进行跨膜运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