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伏旱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在此期间气温高(午间气温高达...

伏旱是发生在长江中下游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期间的旱象。在此期间气温高(午间气温高达35~42℃),少降水,而春播农作物正处在抽穗、扬花、灌浆期,需要大量水分补充、供给。2017年7月22日,研究人员测定了某植物的CO2吸收速率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气孔的开放率化曲线如图2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1可知,曲线上A点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段凌晨内CO2释放速率逐渐变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CD段光合速率减小,结合图2分析,光合速率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图1中F点代表的含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绿叶中的色素可用_____________提取,光反应产生的_____________在暗反应中将C3还原成有机物。有人提出图1中CD段光合速率变小的原因还可能是,中午温度过高,高温破坏了_____________膜结构,使叶绿体吸收光能效率降低,_______________反应受抑制。 实验小组尝试采用根部滴灌的方式,发现光合速率迅速恢复,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

 

植物的呼吸作用(有氧呼吸)速率 气温降低,呼吸作用减缓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无水乙醇[H]和ATP类囊体光滴灌能够补充水分,增强叶片蒸腾作用加强,降低叶片温度减少高温对叶绿体的破坏 【解析】 图1表示某植物的CO2吸收速率随时间的变化,A点只有二氧化碳的释放,表示为呼吸速率;图2中:植物体气孔的开放率化与时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正午气孔开放度低,因为正午叶片蒸腾作用加强,气孔关闭。 (1)由分析可知:图1曲线上A点代表的含义表示植物的呼吸作用速率,AB段表示凌晨内CO2释放速率逐渐变小,因为气温降低,呼吸作用减缓。 (2)图1中CD段光合速率减小,由图2可知,正午植物体气孔关闭,CO2吸收减少,光合速率减慢。图1中F点二氧化碳的吸收速率为0,说明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 (3)绿叶中的色素可溶于无水乙醇中,所以可用无水乙醇提取;光反应产生的ATP和[H]在暗反应中将C3还原成有机物。由于色素具有吸收光能的作用,故该推测应为中午温度过高,高温破坏了类囊体膜结构,使叶绿体吸收光能效率降低,光反应受到抑制,实验小组尝试采用根部滴灌的方式,发现光合速率迅速恢复,因为滴灌能够补充水分,增强叶片蒸腾作用加强,降低叶片温度减少高温对叶绿体的破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是根据某有益生物种群当年种群数量与前一年种群数量的比值(λ)而绘制的曲线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A. 第4-10年种群年龄组成均为稳定型

B. 第12年后收获该生物并使生物数量保持第12年水平,可获得最大经济价值

C. 第20年时种群数量达到K值,种内斗争最激烈

D. 第20-24年种群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查看答案

为探究生长素对某植物花粉管伸长的影响,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进行了课外实验,得到下表结果:

由表中数据得到的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外加生长素浓度为3.0 mg/L时,对花粉管萌发的促进作用最大

B. 外加生长素浓度高于6.0 mg/L时,对花粉管的萌发起抑制作用

C. 外加生长素浓度为0时,花粉管中不含有生长素

D. 生长素对花粉管的伸长作用具有两重性

 

查看答案

如图表示寒冷环境中的体温调节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感受外界环境温度变化的感受器和体温调节中枢都在下丘脑中

B. 甲的含义是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

C. 如果乙表示激素的作用,则主要是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

D. 如果丙表示相关骨骼肌的活动,则通过战栗增加无氧呼吸的强度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维持,叙述正确的是(  )

A. 内环境是指人体内的液体环境

B.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 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

D. 组织液与血浆在成分上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血红蛋白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能进行增殖的细胞都具有细胞周期

B. 细胞分化的直接原因是细胞中蛋白质种类、数量改变

C. 衰老的细胞内,酶的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缩小

D. 癌细胞的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含量比正常细胞的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