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感受器接受刺激后,接受刺激部位的膜内电位变化为__________。结构⑤在组成上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则在受到针刺后,缩手和痛觉中先发生的是_____________。图中结构A表示___________,图2中的结构①来自____________(细胞器)。
(3)提供电刺激设备、电位测量仪等必要的实验用具,利用图1中的结构验证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进行单向传递,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的光补偿点是指由于受光照强度的限制,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环境中的光照强度,已知甲植物的光补偿点大于乙植物。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过程中,给甲植物浇灌H2l8O,发现叶肉细胞中出现了(CH218O),分析其最可能的转化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字和箭头表示)。乙植物净光合速率为0时,甲植物净光合速率__________(填“大于0 ”、“等于0”、“小于0”)。
(2)若将乙植物密闭在无O2、但其他条件适宜的小室中,置于甲光补偿点的光强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发现乙植物有氧呼吸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利用一定方法使细胞群体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阶段,称为细胞周期同步化。以下是能够实现动物细胞周期同步化的三种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DNA合成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DNA合成可逆抑制剂,处于________期的细胞不受影响而继续细胞周期的运转,最终细胞会停滞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期,以达到细胞周期同步化的目的。
(2)秋水仙素阻断法:在细胞处于对数生长期的培养液中添加适量的秋水仙素,秋水仙素能够抑制________,使细胞周期被阻断,即可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经秋水仙素处理的细胞________(填“会”或“不会”)被阻断在间期。
(3)血清饥饿法:培养液中缺少血清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在间期。以实现细胞周期同步化。分裂间期的特点是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研究人员对生活在森林中的猞猁和雪兔的种群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猞猁和雪兔是捕食关系,猞猁的存在不利于整个森林群落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B. 猞猁对雪兔有选择作用,雪兔对猞猁没有选择作用,因此只有猞猁种群有进化
C. 可用标志重捕法估算猞猁和雪兔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D. 雪兔数量对猞猁数量的影响存在反馈调节
内环境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而信息分子是它们之间的“语言”。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甲代表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进行细胞免疫
B. 若乙表示垂体,对其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只有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丙可能是神经元分泌的神经递质,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内环境
D. 信息分子可以通过靶细胞上的受体影响细胞代谢
下列各项描述,与相应实验不相符的是( )
A. 质壁分离观察过程是: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0.3g/mL的蔗糖溶液→观察
B. 制作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装片,染色前需用清水漂洗以去除解离液
C. 利用花生种子进行脂肪鉴定,实验中两次使用吸水纸,两次吸取的物质相同
D. 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时,先盖盖玻片,再滴加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