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

研究表明,同一突触小体中可能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递质,此现象称为递质共存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中无递质

B. 兴奋在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C. 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

D. 共存的递质可能起相同作用,也可能起相反作用

 

A 【解析】 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的释放是通过胞吐作用完成的,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 神经递质位于神经元细胞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所以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中也有突触小泡,其内含有神经递质,A错误;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并与受体特异性的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正确;同一突触后膜上可能存在多种受体,与多种神经递质结合,C正确;神经递质分为兴奋型和抑制型两种,因此共存的递质可能起相同作用,也可能起相反作用,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听懂别人的谈话,自己却不会讲话,不能用词语表达思想,可能是由于大脑皮层言语区的( )受损伤

A. W区    B. V区    C. H区    D. S区

 

查看答案

以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作为实验材料,测定其受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电流方向,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a点左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2、4、3、4

B. 在b点右侧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C. 在a、b两点中央偏左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3、4、2、4

D. 在a、b两点中央刺激,依次看到的现象的顺序是4、1、4

 

查看答案

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细胞体或再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手先缩回来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 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

B. 由图可判定乙中兴奋可传至甲

C. 未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神经纤维A处的电位分布为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

D. 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只能引起乙的兴奋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当人被尖锐物体刺到产生痛觉时,大脑皮层是效应器

B. 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均分布于机体同一组织或器官

C. 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D. 所有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查看答案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受到损伤,而其他部分正常,感受器受到刺激后将表现为( )

A. 既有感觉,又能运动    B. 有感觉,但肌肉无收缩反应

C. 失去感觉,同时肌肉无收缩反应    D. 失去感觉,但能运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