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请回答下列有关酿酒的问题: (1)酿酒过程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_...

请回答下列有关酿酒的问题:

(1)酿酒过程中需要用到酵母菌,其异化作用类型是____,其细胞内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存在于_____

(2)某同学尝试用新鲜葡萄制作葡萄酒,发酵过程拧松瓶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发酵后期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去啤酒生产都以大麦芽为原料,借用大麦发芽后产生的淀粉酶,使淀粉分解。现在我们将___________应用于啤酒生产中,可以在种子不发芽的情况下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这样做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研究发酵罐中酿酒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常要取样统计分析,并测定pH值。若某研究人员将样品的次序搞乱了,那么判断取样顺序的主要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填“酵母菌的数量”或“发酵液的pH”)。

 

兼性厌氧型 细胞质基质 释放二氧化碳 发酵后期,瓶内的有机物减少,酒精发酵产生的二氧化碳减少 赤霉素 避免大麦因发芽而消耗大量养分 发酵液的pH 【解析】试题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彻底氧化分解葡萄糖为CO2和水,进行快速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获得果酒。 (1)果酒的制作利用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但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又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因此其异化作用类型为兼性厌氧型。酵母菌细胞内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的酶即是进行无氧呼吸的酶存在于细胞质基质中。 (2)由于酵母菌进行厌氧发酵产生酒精的同时,还有产生了CO2,所以用葡萄制作葡萄酒时,发酵过程要定期拧松瓶盖释放CO2;但是在发酵后期,由于瓶内的有机物减少,酒精发酵产生的CO2减少,所以拧松瓶盖的间隔时间可延长。 (3)由于赤霉素有解除种子休眠,诱导种子萌发的作用,其实质就是诱导种子产生淀粉酶,以水解淀粉,因此可以利用赤霉素于啤酒生产中,在种子不发芽的情况下诱导淀粉酶的合成,达到避免大麦种子因发芽而消耗大量养分的目的。 (4) 因为酵母菌发酵过程中能够产生CO2,随着CO2的不断积累,发酵液的PH会呈下降的趋势。若某研究员将样品的次序搞乱了,那么,判断取样先后顺序的主要根据是发酵液的PH值越小,取样时间越靠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果蝇有直毛和分叉毛两种表现型,控制该性状的基因在X染色体的非同源区段且用A、a表示。下面是甲乙同学的实验过程,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甲同学:

乙同学:从甲同学F1中选出两只纯合且表现型不同的果蝇作为亲本进行交配,在子代中出现一只分叉毛雌果蝇。

注:①XAY与 XaY是纯合体;②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果蝇性别为雌性

(1)摩尔根的实验材料也是选择了果蝇,是因为果蝇具有_________________优点。

(2)通过甲同学的实验可知____________为显性。

(3)乙同学实验中的亲本基因型为______。正常情况下其后代中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甲乙同学针对乙同学实验中子代出现分叉毛雌果蝇的原因进行探讨:

①甲乙同学认为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若该说法成立,则该分叉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

②乙同学实验中子代出现分叉毛雌果蝇还有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的,若该说法成立,则该分叉毛雌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图1所示为将某地乌鸦引入某生态系统后,研究人员连续20年调查其种群数量的变化,绘制成的λ值变化曲线。图2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请据图回答:

(1)乌鸦的种群密度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1中,乌鸦在第15年到第20年期间的年龄组成是_______型,乌鸦种群数量最多的是第______年。

(3)图2中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食物网的形成原因是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长期_______________的结果。若将其中的兔进行地理隔离,当达到一定的时期再将它们放在一起便不能进行基因交流,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植物同化的能量不变,鹰最初的食物比例为1/2来自于兔,1/2来自于蛇,若将食物比例改为3/4来自于兔,1/4来自于蛇,则调整后鹰增加的体重是原来的______倍。(能量传递按10%计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小数)

 

查看答案

科研人员为证明利用赤霉素处理来鉴定含sd-1基因矮秆水稻的方法是否可行,选择多种矮秆水稻中的4个品种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见下表:

处理方法

品种

矮秆基因

与对照组相比幼苗株高对赤霉素的敏感度

与对照组相比成熟植株

株对赤霉素的敏感度

15ppm赤霉素溶液处理

sd-1

+

+

sd-1

-

+

sd-g

+

+

sd-t

+

-

50ppm赤霉素溶液处理

 

sd-1

+

+

sd-1

+

+

sd-g

+

+

sd-t

+

-

 

(“+”表示敏感,“-”表示不敏感)

回答下列问题

(1)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赤霉素配制为溶液后在常温下易分解,所以该实验中使用的赤霉素溶液应在配制好后低温保存或___________,以防止赤霉素分解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

(2)实验中自变量除水稻品种(或矮秆基因类型)外还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结果说明这种鉴定矮秆水稻含有sd-1基因的方法是_____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的;同时发现可用赤霉素处理来鉴定含___________基因矮杆水稻,为保证该方法的可行性需在相同条件下进行多次重复实验外,还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点即可)。

 

查看答案

某同学在大气C02浓度和光照强度为a的条件下(其他条件适宜),研究了温度对某农作物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见下图:

请据图回答:

(1)根据实验数据分析,若在温室种植该农作物时(C02浓度为大气C02浓度),白天维持光照强度为a,则白天温度控制在______℃左右,夜间温度控制在______℃左右,可保证该农作物的产量最高,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2)在30℃条件下,与大气C02浓度下相比,适当增加C02浓度,总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的光照强度也增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寒冷地带生活的布氏田鼠是一种小型非冬眠哺乳动物。下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BAT细胞的产热过程图,已知UCP-1增加会导致ATP合成减少。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 甲状腺激素进入靶细胞后,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来调节产热活动

B. 去甲肾上腺激素与膜受体结合后可影响胞内cAMP,以促进脂肪分解

C. 持续寒冷使BAT细胞中UCP-1、cAMP、线粒体增加,进而增加ATP量

D. 持续寒冷环境中的布氏田鼠是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增加产热、抵御寒冷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