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酶体内的pH—般稳定在4.6左右。当pH升高时,溶酶体膜上与H+和Na+转运有关的蛋白V-ATPase和TPC等将发生相应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溶酶体内含有多种水解酶,其最适pH均接近4.6
B. pH为4.6时,TPC的活性受mTORCl蛋白的抑制
C. TPC通道打开时,Na+顺浓度梯度进入细胞溶胶
D. pH升高时,更多的H+以易化扩散方式进入溶酶体
如图曲线表示完全相同的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置在A、B溶液中,细胞失水量的变化情况。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该细胞可以是根尖成熟区的细胞
B. 若B溶液的浓度稍减小,则曲线中b点左移
C. 用一定浓度的KN03溶液代替B溶液,可得到类似的结果
D. ab段曲线表明细胞液浓度在逐渐增大
神经元细胞中K+浓度高于细胞外,而Na+浓度低于细胞外。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K+运出神经元和Na+运出神经元均为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主动运输
B. 温度和蛋白质抑制剂均影响神经元吸收K+的速率
C. 用呼吸抑制剂处理神经元不影响Na+进出神经元的速率
D. 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为需要载体蛋白协助的胞吐过程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说明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神经递质从突出前膜释放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C.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
D. 细胞在失水与吸水过程中,水分子是双向运输的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 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 线粒体外膜上的膜蛋白在转运葡萄糖时形状发生改变
D. 有些光面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磷脂合成或酒精氧化
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组别 | a | b | c | d | e | f |
蔗糖溶液浓度(g/mL) | 0.25 | 0.30 | 0.35 | 0.40 | 0.45 | 0.50 |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 0.70 | 0.80 | 0.90 | 1.06 | 1.10 | 1.15 |
A. 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
C. 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
D. 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