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生物试题 >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说明了生物膜具有选...

下列有关物质进出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说明了生物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B. 神经递质从突出前膜释放既不需要载体也不消耗能量

C. 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过程消耗能量

D. 细胞在失水与吸水过程中,水分子是双向运输的

 

B 【解析】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中,水分子可以通过细胞膜,而蔗糖分子不能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A正确;神经递质从突出前膜释的方式是胞吐,不需要载体的协助,但是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从环境中摄取碘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细胞在失水与吸水过程中,水分子都是可以进出细胞的,只是比例不同,D正确。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关于膜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膜蛋白在免疫过程中可起细胞标志物的作用

B. 膜蛋白在膜中的分布与其有水溶性和脂溶性部分有关

C. 线粒体外膜上的膜蛋白在转运葡萄糖时形状发生改变

D. 有些光面内质网的膜蛋白可催化磷脂合成或酒精氧化

 

查看答案

某同学用形态和生理状况相似的某植物叶片下表皮细胞为材料,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过程中相关细胞都保持生理活性,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组别

a

b

c

d

e

f

蔗糖溶液浓度(g/mL)

0.25

0.30

0.35

0.40

0.45

0.50

实验前细胞长度/实验后细胞长度

0.70

0.80

0.90

1.06

1.10

1.15

 

 

A. 6组实验中,表皮细胞都能发生渗透作用,出现吸水或失水现象

B. 随着蔗糖溶液浓度的提高,表皮细胞长度先增长再保持不变最后变短

C. 实验后,c组液泡中的溶质浓度大于b组

D. 细胞在实验前后长度不变的蔗糖浓度介于0.35〜0.40g/ml之间

 

查看答案

下图是利用现代生物工程技术治疗遗传性糖尿病(基因缺陷导致胰岛B细胞不能正常合成胰岛素)的过程设计图解。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②所示的结构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③、④所示的生物工程技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过程③通常用去核卵细胞作受体细胞的原因除了它体积大、易操作、营养物质丰富外,还因为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过程④通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过程④的完成需要用到的非酶基因操作工具为___________________

(6)图中的方法与一般的异体移植相比其最大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蛋白质的空间构型遭到破坏,其生物活性就会丧失,这称为蛋白质的变性。高温、强碱、强酸、重金属等会使蛋白质变性。现提供:质量分数为3%的可溶性淀粉溶液、质量分数为2%的新鲜淀粉酶溶液、蒸馏水、质量浓度为0.1 g/mLNaOH溶液、质量浓度为0.05 g/mLCuSO4溶液、无水乙醇、烧杯、试管、量筒、滴管、温度计、酒精灯等材料用具。请你设计实验探究乙醇能否使蛋白质变性。

1)实验步骤:取两支试管,编号AB,向AB两试管中各加1 mL新鲜的淀粉酶溶液,然后向A试管加__________,向B试管加5滴无水乙醇,混匀后向AB两试管再加2 mL可溶性淀粉溶液;

将两支试管摇匀后,同时放入适宜温度的温水中维持5 min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温水中取出AB试管,各加入1 mL斐林试剂摇匀,放入盛有5065 ℃温水的大烧杯中加热约2 min,观察试管中出现的颜色变化。

2)实验结果预测及结论: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对照组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某城市河流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排入,水质逐渐恶化。经过治理后,河水又恢复了清澈。图1表示该河流的能量金字塔(甲、乙、丙为3种鱼,丁是以这三种鱼为食的一种水鸟,甲不摄食藻类,箭头指示能量流动方向),图2表示部分能量流动关系(图中数字表示同化的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所示食物网中,遗漏了一条能量流动途径,该条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

(2)图1所示食物网中,次级消费者是__________,丁与丙之间的种间关系是______

(3)根据图1分析,除了图2中已经标出的能量去向之外,乙的能量去向还有____________

(4)结合图2分析,图1所示食物网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能量的传递效率____________(在“大于”、“小于”或“等于”中选择)7.6%。

(5)从生态学角度解释,污染物排放导致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